“血汗錢”險入“情感主播”陷阱 民警爭分奪秒護住保安畢生積蓄
大皖新聞訊 7月10日,蕪湖市經開區一家工廠內,58歲的保安王師傅(化名)正焦急地向領導請假。他要去銀行給一位在抖音上結識的“主播朋友”轉賬,支持她打PK賽。這筆錢,是他辛苦積攢的“血汗錢”,數額之大,足以影響他晚年的安穩。然而,他萬萬沒想到,這份“義氣”和“溫情”,正將他拖向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王師傅是一位普通的工廠保安。三個月前,他在抖音平臺偶然刷到一位女主播,對方親切地喊他“大哥”,言語間流露着關心,甚至暗示發展“戀愛關係”,還熱情邀請他去廣東見面。這份突如其來的“溫情”,讓獨身的王師傅倍感溫暖。他開始頻繁地給這位“知心人”打賞,短短三個月,辛苦攢下的三萬餘元就變成了虛擬禮物,飛入了主播的口袋。
7月10日這天,主播再次聯繫王師傅,稱自己正在參與一場重要的直播PK賽,急需資金支持“充錢”,並暗示這關乎兩人的“未來”。王師傅深信不疑,甚至不惜請假要去銀行辦理大額轉賬,並打算動用自己壓箱底的積蓄。
工廠領導察覺到了王師傅的異常——頻繁請假、神情急切,且涉及大額資金流動。聯想到近期高發的網絡詐騙案例,領導立刻警覺起來,第一時間聯繫了蕪湖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龍山派出所社區民警牛偉。
接到報警,龍山派出所反詐預警勸阻機制立即啓動。憑藉豐富的反詐經驗和職業敏感,牛偉迅速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起典型的“情感投資類”網絡詐騙,也就是俗稱的“殺豬盤”!時間就是金錢,牛偉立即帶領輔警驅車趕往廠區。
在廠區見到王師傅時,他的情緒激動,對那位素未謀面的“主播朋友”深信不疑。“她怎麼可能是騙子?我們聊了那麼久,她對我很好!”面對領導和民警的苦口婆心,王師傅顯得異常固執。他對即將轉賬的行爲異常堅持,對即將匯出的畢生積蓄可能血本無歸的危險渾然不覺。
眼見現場勸阻效果有限,牛偉在徵得王師傅同意後,果斷將其帶回龍山派出所的反詐宣教室。此舉不僅是爲了更深入地開展工作,更是爲了物理隔絕詐騙分子可能進行的實時遠程操控和持續洗腦。
在宣教室裡,牛偉調取出大量近期發生的真實案例:有受害者被“殺豬盤”騙得傾家蕩產的自述視頻,有“情感主播”誘導高額打賞最終捲款消失的新聞報道,還有警方破獲的同類案件證據資料。民警結合這些觸目驚心的實例,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爲王師傅拆解詐騙分子的固定套路:從最初的“情感鋪墊”(建立信任、噓寒問暖),到“利益誘導”(以戀愛、見面爲餌),再到最後的“收割榨取”(編造各種緊急理由索要大額錢財)。民警用最樸實的語言,將詐騙劇本清晰地攤在王師傅面前——所謂的“打PK急需充錢”,不過是收割他“血汗錢”的最後一步。那些甜蜜的“大哥”稱呼和“搞對象”的承諾,都是精心設計的話術陷阱。
看着屏幕上一個個“眼熟”的案例,聽着民警抽絲剝繭的分析,王師傅臉上的固執和激動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震驚和後怕。那些曾讓他倍感溫暖的“情話”,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瞬間失去了光彩。
在民警專業、耐心且富有說服力的勸導下,王師傅如夢初醒,徹底放棄了轉賬的念頭。至此,民警在最後關頭按下的“停止鍵”爲王師傅守住了他賴以養老的畢生積蓄。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羣體:網絡交友需謹慎,涉及錢財莫輕信。突如其來的“溫情”背後可能暗藏陷阱,高額打賞、轉賬更要三思而行。一旦發現異常,務必及時向親友或警方求助。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通訊員 徐丹
(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