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護理 怎忍孩子蹈覆轍

女兒就讀中學時,我建議她考慮護理工作,久任護理師的太太卻反對,理由是「血汗工作」。

女兒大學畢業後,缺乏專長,只能從事低薪服務業。幸虧Z世代敢於闖蕩,去年赴日打工度假,能爲職涯加分,但也充滿不確定。

其實,百工各業不乏更血汗的。即使筆者任公職,長期每天加班或帶公文回家,從無加班費。偶有重案,擋人財路,顧慮人身安全,還要加保意外險;面臨長官不法施壓,應對身心俱疲;如有檢調約談,司法的自由心證,讓人寢食難安,這比血汗工作更折磨。但與護理工作不同的是,公職所做的決定,成就感能彌補血汗付出。

護理血汗工作則不然,兩個原因:一是工作時時處在高壓狀態,待遇相對偏低;二爲得不到尊重,被病人視爲傭人。說穿了,如能降低護病比,待遇比照歐美先進國家,才能重燃護理熱忱。

太太是護理師,我從不擔心兒女健康。但兒女幼年時,太太任職臺北市私立醫院ICU及普通病房照護,須輪大小夜班,也無固定假日,下班非常累,倒頭就睡。

兒女學前白天託保母照顧,我則是晚間及假日奶爸,這是甜蜜的負擔,但緊繃的奶爸生活,並放棄公職發展,心事誰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