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發科EW推跨平臺AI解決方案 駐德代表謝志偉親臨參訪
▲擷發科董事長楊健盟(右)與駐德代表謝志偉。(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ASIC設計服務廠擷發科(7796)此次遠赴德國參加Embedded World 2025,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更親自來攤位參觀交流,擷發科董座楊健盟表示,這次在EW推出AI跨平臺解決方案,此次參展也收穫許多客戶有興趣採用在工廠或是老年照護上,成果可爲豐碩。
擷發科此次於德國參加EW,其實已經是連續第二年參展,且今年在來訪人數上也突破新高,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也親自來到攤位上參觀交流,擷發科董座楊健盟也親自向其介紹公司最新解決方案。
楊健盟表示,一月時CES是展出和聯發科合作的解決方案,這次更進步,公司推出跨平臺解決方案,可以讓AI平臺同時可以無縫接軌去支持其他不同的平臺,例如聯發科等其他平臺,這個優點是當公司和客戶對接時,可以更契合的去提供符合客戶在成本及算力平衡下的產品。
楊健盟解釋,當客戶有一些應用,他可能會需要高算力,但有些可能不需要,按照過往經驗,你一定是會連結到一個平臺而已,不會丟到不同平臺,這樣情況下,通常你會選高算力的平臺,因爲它可以向下相容,但擷發科之所以跨平臺,因爲是分散式運算處理,可以高算力丟高算力平臺,中算力丟中算力,低算力就丟低算力,這可以實現幾個優點,最直觀的就是可以減少客戶成本,平常如果高算力平臺,他可能比較貴,你如果需要多套就更貴,假如說這個運用,其實只需要高中低各一個,那就只需要要買不同算力平臺,就可以用公司的跨平臺方案,丟到各自平臺,這樣成本可以減低很多。
楊健盟也說,其他就是耗能上的優點,高算力肯定耗能高,但用分配算力平臺後,你的耗能會大幅下降,另外,通常終端的AI運算他很熱門,可能面臨就是市場缺貨問題,你如果固定一個平臺,他如果缺貨,你就沒有辦法出貨,但假設用擷發科解決方案,如果說高算力不見了,你還是可以用其它去彌補,他可以讓客戶免於市場缺貨的困擾,會讓選擇更有彈性。
楊健盟更解釋,大家在講AI終端的時候,不只要考量算力,因爲高算力耗電太兇,這不符合終端需求,終端要考慮用電的問題,耗能會是更大的考量,舉例來說,就像一臺車跑很快但他只能跑3公里,跟一臺家用車,他可以跑300公里,那正常需求下肯定選後者,且耗能對邊緣運算更爲重要,終端你本來就是要做先行資料處理,你如果真的要用資料中心,那一昧追求高算力的終端,不斷往資料中心靠攏,這跟終端的理念相反,所以應該要考量耗能,或是耗能不增加的情況下增加算力,這纔是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