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展大熱背後:預製菜的產業革命與美食平權
南方財經記者高慧超 實習生許諾
上週末,佛山預製菜博覽會刷屏很多人的朋友圈:2.5萬平方米的中型展會,3天匯聚全球200餘家展商、6萬專業觀衆。
一場“小而美”的展會,爲何能引發如此大的熱度?
那是因爲,展會已成爲預製菜產業的“超級磁場”。它不僅是預製菜新品首發地,更成爲產業技術交流、市場拓展、資本對接的核心紐帶。
自預製菜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以來,產業飛速發展,2024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已達4850億元,同比增長34%,各種黑科技、新成果不斷涌現:AI炒菜機一鍵復刻八大菜系;液氮90秒實現-18℃鎖鮮,維生素留存超95%;氣汽混合殺菌,可0人值守實時投屏。
儘管如今線上商務對接已較爲普及,但終究隔着屏幕;對食品產業來說,只有看得見、聞得到、嘗得着的體驗,才能讓採購商真正讀懂產品、看懂產業。
正因此,主辦方堅持市場化辦展:敏銳捕捉企業需求、市場動向與產業升級,把預製菜頭部品牌一次集結,同時把食品機械、冷鏈鎖鮮、深加工等關鍵技術搬到現場,讓“面對面”的價值最大化。
在現場,採購商能咬到爆汁糯米雞的晶瑩米粒、聞到金湯酸菜魚的鮮辣、嚐到正大菠蘿豬的甘甜,更能親手觸摸智能設備帶來的效率革命。
有人說,預製菜哪有現炒的好吃?
但如今,技術已讓高端食材的風味跨越地域,成爲人人可及的舌尖美味。預製菜不僅是效率,更是美食平權,也是中國味道走向世界的加速器。這場博覽會,正是把產業革命端上全球餐桌的點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