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預製菜產業健康發展
“代表委員手記”
原標題:促進預製菜產業健康發展
科技日報記者 孫明源整理
孫寶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委員們圍繞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現代化產業展開了熱烈討論。其實,還有一個新興的食品產業,也是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
當代人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用來做飯、做菜的時間卻愈發有限,這使預製菜產業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預製菜相關企業數量連年快速增長,多地政府正在推動預製菜產業化。
作爲一名深耕食品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我長期關注預製菜產業化議題,注意到其中蘊含諸多機遇和挑戰。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作爲新興產業的代表,預製菜產業離不開科技創新,也急需行業規範。
預製菜就是預先製作的菜餚,早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存在。可以說,預製菜產業化是社會快節奏發展、多樣化消費需求的必然產物,也是中華傳統飲食文化長久存留、發揚光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要實現預製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其範圍、原輔料、加工方式、包裝等都需要規範。2024年,多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旨在強化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預製菜產業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羣衆食品安全。
此外,還應推進預製菜標準體系建設,制定預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統籌推進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對於預製菜產業的發展,我還有一些其他建議。
首先,我們需要統一認識,凝聚共識。預製菜契合人民生活的日常需求,預製菜產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產業,其發展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其次,作爲工業化預加工的預包裝菜餚,預製菜本身具備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徵。應該以創新驅動,形成預製菜產業新質生產力。
最後,各地預製菜企業應該揚長避短,挖掘地方特色菜餚並形成品牌,打造差異化競爭的、各具優勢的發展格局。從長遠視角來看,預製菜市場還應積極拓展國際業務,走向更爲廣闊的國際市場。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