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10年暴增42.7萬宅 專家揭3大隱憂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高房價、少子化、小家庭化的大趨勢下,臺灣迅速朝向小宅化發展,據統計,25坪內小宅住宅存量,近十年狂增42.7萬宅,遠高於其他坪數的產品。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杰鳴表示,近年全臺房價極速升溫,小宅憑藉其人手門檻低,具有方便自住、設籍、投資與符合少子化,家庭人口變少等優勢,深受小家庭、首購羣、投資族及幫子女設籍明星學區族的青睞,導致占房市交易比重攀升。

由於小宅熱,建商也願意推案,統計內政部2015第1季~2025第1季資料,近十年來中小坪數住宅明顯量增,25坪內小宅住宅存量,10年狂增42.7萬宅,遠高於25~35坪增25.9萬宅、35~45坪增12.7萬宅、65坪以上增12.1萬宅,明顯成爲市場最熱門的產品。

陳杰鳴指出,不過,雖現今高房價與少子化,成爲小宅熱銷的催化劑,但購買小宅並非一定安全,小宅目前有「高單價」、「高公設」與「高空置」等「三高」隱憂。

陳杰鳴指出,以高單價來說,小宅總價遠低於其他坪數的住宅,但小宅的單價往往也較比其他坪數住宅高出不少,民衆購買小宅常忽略此狀況,後續追高套牢風險相對其他坪數產品就更大。

而且從過往房市經驗來看,一旦房市量縮走跌,銀行普遍都會緊縮放貸,坪數過小的小宅產品都是首當其衝,不僅容易買氣大減,房價修正幅度也會高於其他住宅產品,小宅其實風險也不低。

再以高公設來說,小宅產品常見在小基地建案,在受限基地形狀與建築法規的規定,小宅普遍規劃起來,公設比都會有偏高的狀況,甚至動輒35%~50%,等於買來的坪數,大半是公設。如此容易造成,居住空間有限,甚至不符合居住需求的狀況,實用性將大大降低。

至於高空置率更是目前小宅的一大風險,依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下半年全國20坪以下住宅的低度用電比率(即空屋率)高達18.16%,每6間小宅就有一間是空屋,遠高於其他坪數的住宅,顯見其中有不少可能是投資用途。

陳杰鳴指出,目前部分縣市,如宜蘭,20坪內的小宅空屋率甚至高達35.54%,金門縣也有37.44%,幾乎是每2~3間小宅就有一間是空屋,未來房市一旦發展不如預期,恐有賣壓釋出,建議購屋民衆在入手小坪數住宅前,應多看多比較,注意區域供需與空置狀況,並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加以考量,不要貿然進場投資。

近十年住宅數量增減(宅)。資料來源/全向科技房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