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申訴 全教總憂濫訴

興大附中前校長陳勇延表示,針對學生的行爲,管與不管,應說清楚、講明白,不要過度媚俗,讓老師什麼都不能管,甚至只能縱容學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爲了保障學生權益,校園有霸凌、性平、不適任教師等申訴管道,不過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部分家長僅因與老師觀念不同,便頻繁提報性平或霸凌案件,有濫訴的隱憂。有校長則指出,申訴頻繁,學校生輔組人力、經費都吃不消。

近日有教育界人士在臉書發文,指近年教師管教權式微,學校需花大量時間處理霸凌、性平事件,影響年輕人擔任教職的意願。興大附中前校長陳勇延表示,除非有明確符合不受理條件,否則一般都會成案、進入調查程序,一案還約兩萬元的調查費用,學務處一年預算不過十幾萬,人力、經費都吃不消。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學校受濫訴問題複雜,牽扯到校園生態以及當今民粹至上的風氣,有些家長只是因爲想法和老師不同,就藉各種機制投訴,導致教育專業受挑戰。

臺南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陳葦芸表示,愈來愈多學生間的衝突都被提報爲校園霸凌,雖能夠讓更多學生的聲音被聽見,但相對的也會出現濫訴,甚至是有家長一案未成,又想針對同一名老師、學生再提霸凌或教學不力,教師卻沒有反制的機制,最終恐怕愈來愈少人願意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