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羅馬教授》:勾勒當代中國知識分子靈魂肖像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7日電 (記者 高凱)作家李秋生創作的長篇小說《羅馬教授》新書分享會日前在京舉行。

《羅馬教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說是一部圍繞大學文藝理論家羅馬教授神秘失蹤展開“僞偵探小說”,以環繞和穿插於故事周邊的各種輔助性“副文本”講述了一個以學術界爲背景的懸疑故事:羅馬在博士生凌麗的論文答辯當天突然消失,引發廣泛關注。凌麗因導師失蹤陷入焦慮,決定自行調查。同時,警方的調查也逐步展開……

分享會上,李秋生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初衷和過程,他表示,《羅馬教授》是在自己六十歲生日前後寫作的,“每個人身上都活着一個羅馬,寫作過程中羅馬這個人物逐漸有了自己的邏輯和情感,這是我此前從未真正想到過的。”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邱華棟認爲,《羅馬教授》勾勒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靈魂的肖像,也是在時間上,離人們最近的關於中國知識分子形象的小說。從表現形式上看,小說使用了訊問筆錄、短篇小說、社交媒體、檔案等類型的文本,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多聲部敘事方式,是當代小說中的力作。

作爲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北京市作家協會主席李洱表示,一代作家有一代作家的使命,知識分子是一個民族的觸角。他說,最初讀到《羅馬教授》時,是懷有一定擔心的,但讀到羅馬和林濤的關係在小說中建立起來後,小說開始變得有趣了,羅馬這個人物開始和歷史與現實產生了聯繫。

詩人方泉認爲,小說的主題是狂奔一生與看北斗七星的關係,這是個古老的話題,李秋生關於這個話題的探討很有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