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還有FBK?真的嗎?怎麼考?
小升初是學段跨越的關鍵期,從小學升入初中,教學體系的結構性發生變革。
初中課程在知識深度、學科廣度與思維維度上實現三級跨越:數學從具象運算轉向抽象代數,語文閱讀量提升3倍,物理、化學等理科科目首次系統構建知識框架。
這種學術層級的躍遷對學習方法提出全新要求。也對學生自主規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做好中小學銜接工作尤爲重要。
初中如何分班
升入初中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分班,我們看下升入初中是怎麼分班的(以下爲網絡收集,供參考~)
分班主要爲兩大類
固定分班制
主要分爲實驗班與平行班,依據入學分班測試成績劃分。成績優異者(含學科特長生)進入實驗班,教學目標聚焦自招備考,課程進度比平行班快不少,且難度更高。從而形成系統性培養路徑。
分層走班制
按成績分層級,在語文、數學等核心科目實施動態走班。學校通過定期大考成績調整分層,實現因材施教。其特點在於流動性:學生可能因階段性表現升/降層,這種機制雖能精準匹配教學,但也增加了學生的學業壓力。
FBK考什麼
一般各校自主安排考試時間與內容,但普遍以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爲主。
部分學校會額外考察奧數、科學常識、心理測試、時事新聞等拓展內容(如華育考初中奧數、建平涉及心理與手工)。
考試時間主要集中在6月底至7月初或8月底開學前,具體以錄取通知爲準。
往屆信息(參考)
上寶
· 時間:5月底至6月
· 科目:語文(含文言文)、數學(基礎+奧數)、英語(時態與閱讀)
· 難點:語文時間緊,數學應用題需列方程(如香蕉蘋果單價問題)。
華育
· 時間:6月底
· 科目:語數英(基礎卷)+ 數學/英語加捲(自願參加)
· 特點:數學加捲難度高(以數論爲主),結合競賽獎項決定理科班資格。考試時間緊張,需注重答題速度。
文來
· 時間:7月初
· 流程:分兩輪考試。首輪全員參與(語數英),次輪自願報名實驗班選拔(考察天文、地理等課外知識)。錄取綜合兩次成績排名。
嘉華二
· 時間:6月底
· 科目:語數英(數學含奧數,英語涉及新概念)
· 分班:6個班中設2個理科班(5班、6班),共享優質師資。
蘭生
· 時間:6月末
· 科目:數學(2張試卷,重奧數與速度)、英語(聽力填空、句型轉換)、語文(文學常識)
· 分班:10天集訓後公佈分班結果,數學成績拉開差距關鍵。
其餘學校
· 西南位育:7月考試,平行分班,初二設直升班選拔。
· 西南模範:7月下旬考試,全平行班,初二設興趣班(競賽方向)。
· 新竹園:6月中旬考試,英語難度大,初二增設培優班。
· 進華:7月初摸底考,1-4是平行班,5-6是理科班。
FBK特點及備考建議
科目側重
數學難度較高,常包含奧數或初中知識,用於區分學生水平(如華育、嘉定華二的理科班選拔)。
語文注重閱讀與寫作,部分學校加入文言文(如上寶、世外)。
英語側重語法、閱讀與時態,部分題型接近初中難度(如蘭生的聽力填空、首字母題型)。
特點
通過成績劃分實驗班/理科班(如華育、嘉定華二)或平行班(如西南模範),部分學校採用蛇形分班實現生源均衡。
理科班通常配備更優質師資,教學進度更快,並優先獲得競賽與升學資源。
備考建議
語文:梳理小學古詩詞、文言文,加強閱讀理解與作文框架訓練。
數學:複習小學知識漏洞,重點突破奧數思維(如行程問題、數論)。
英語:鞏固小學詞彙與語法,適當接觸初中內容,強化聽力與閱讀訓練
小結
2025年小升初延續“多元路徑”特點,三公學校、SMK、特色班等機制,讓升學競爭愈發激烈。
對於家長而言,提前規劃、精準定位孩子的優勢賽道,是搶佔優質教育資源的關鍵。
爲此,我們結合政策趨勢與實戰經驗特別推出上海小升初專題課,爲大家提供科學備考方案助力升學,詳見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