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高管解讀Q1財報:AI體系將斷代領先 預計Q3交付量將創新高
小鵬汽車(NYSE:XPEV)今日發佈了截至3月31日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總營收爲158.1億元,同比增長141.5%,環比下滑1.8%。淨虧損6.6億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13.7億元,上一季度淨虧損13.3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後的淨虧損爲4.3億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14.1億元,上一季度淨虧損13.9億元。
財報發佈後,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財務副總裁Charles Zhang、財務與會計副總裁吳佳銘、投資者關係主管Alex Xu出席了隨後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爲財報會議全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Tim Hsiao: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有關銷量。我們也看到小鵬汽車已經連續六個月銷量超過3萬,尤其是在淡季的表現也跑贏了不少造車新勢力。這也反映出公司“行穩致遠”的戰略非常有效。剛纔小鵬總(何小鵬)也提到,小鵬汽車的新車產品力都特別強勁。那麼接下來我們是否可以預期公司的銷量表現會有比較大幅的增加?管理層認爲公司的產品交付大概何時能更上一個臺階,達到更高的水平?
何小鵬:小鵬汽車在2025年的整體策略就是“行穩致遠”,我們期望在多個綜合能力上把基礎打好。其中,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第二季度完成了5個車型的年度改款。這些改款的車型在短期內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會是非常的利好。
展望未來,我認爲我們會有幾個趨勢的變化:第一,從第三季度開始,大家可以看到小鵬汽車推出的全新產品,這會從2025年下半年一直持續到2026年;第二,我認爲這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小鵬汽車的AI體系能力會進一步提高,我們會從第一陣營來到斷代式的領先位置;第三,就是我們的鯤鵬超級電動體系,這主要集中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因此,從趨勢上來看的話,我相信這意味着整個小鵬汽車整體的產品、技術、商業能力的向前。
顧宏地:我再補充幾點。
首先,在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的穩定表現實際上也反映出了公司運營質量的提升。比如,第一季度往往是中國汽車市場銷售的淡季,但小鵬汽車依然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在第二季度,雖然我們需要應對產品更新、迭代所帶來的諸多變化,但我們依然保持了非常穩定的交付量。因此,以上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們當前的運營質量。
展望未來,隨着更多新車型的發佈,比如本月底將要推出的MONA M03 Max版本,以及接下來幾個月即將推出的小鵬G7和全新的小鵬P7,我們非常有信心這些新品會成爲公司持續增長的催化劑。我們相信,在接下來的第三季度,我們的交付量將繼續增長,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另外我還想強調的是,對於我們即將推出的這些新車型,它們意味着更高的價格帶、更高的毛利率。因此,這也將爲我們整體的產品組合帶來更多利好因素。
美銀美林分析師Ming Hsun Lee:我的第一個問題和公司的出口業務相關。對於公司的出口業務,管理層是否有對今年最新的預期?特別是剛纔小鵬總也提到,小鵬汽車最近正在打入英國市場、印度尼西亞市場等等。我也想了解一下,今年管理層比較看好哪些市場的發展?另外,在歐盟市場,我們看到它從去年就增加了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目前小鵬汽車在歐盟國家和地區的銷售有哪些應對策略?
顧宏地:確實,我們觀察到了非常強勁的國際業務增長,這不僅體現在公司的營收上,也體現在其對利潤的貢獻上。實際上,我們也正在加大對國際業務的投資力度,我們的團隊也越來越關注相關領域。
今年,對於小鵬汽車的海外業務,我們將繼續關注歐洲、中東和東南亞這三個核心市場。此外,對於一些新進入的市場,比如英國以及印度尼西亞,我們也會高度重視。同時,我們在去年晚些時候進入的一些市場也觀察到了持續增長。從總體上來看,這些市場的增長相對均衡,上季度的同比增長均達到了三位數。
展望未來,我們將持續將小鵬汽車的海外業務拓展至其他市場,包括一些我們目前還沒有關注到的國家與地區,比如拉丁美洲以及亞洲地區的其他國家。
你問題裡還提到了關稅。的確,我們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關稅問題,關稅的變化也確實會影響公司業務的盈利能力。但我認爲,小鵬汽車關注的是長期發展,我們會尋找多重方式來減少關稅對我們的影響,比如加強與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改善當地市場的產品結構、關注潛在的本地投資等等,以便賦能自身,讓我們能更好地應對關稅問題。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目前關注的重點。未來如果有任何變化的話,我們也一定會及時與大家分享。
美銀美林分析師Ming Hsun Lee:我的第二個問題與芯片相關。大家對小鵬圖靈AI芯片已經期待很久了,我想了解一下,今年6月上市小鵬G7是否會是第一款搭載圖靈芯片的產品?另外,我也想了解一下,未來是否小鵬品牌的車系都會搭載圖靈芯片?我記得小鵬總之前也提過,圖靈芯片與小鵬自研的軟件、算法等等會有更好的適配性。這是否意味着公司可以通過圖靈芯片進一步將本,並且達到百萬公里更低的接管率?另外,從降本的方面來看,管理層是否考慮將Thor芯片降本所帶來的收益讓給消費者,讓他們去享受這其中的紅利?
何小鵬:我們的圖靈芯片目前整體的進展是非常順利的,不光在自動輔助駕駛方面,在座艙方面、在機器人方面現在都是進展順利。在第二季度,我們已經有部分(配備圖靈芯片的)車進入到了生產環節;而在第三季度,配備圖靈芯片的車型將會更大範圍地放量。
目前圖靈芯片的有效AI算力,相比當前行業的主流車端芯片算力,大概是在三到七倍,這是一個非常強勁的變化。所以,圖靈芯片配合我們的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和本地端的全新模型,我們還是非常相信小鵬汽車整體的輔助駕駛能力。我們期望在未來不長的時間裡就能取得斷代式的領先。在那個時候,我們不光要比“百公里”的使用體驗,我們要逐步過渡到“數百公里”,甚至“千公里”。這纔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都認爲,如果在車上做到L3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軟件能力,對用戶來說,這將是汽車與AI結合中巨大的創新與變革。所以,在2025年、2026年,我們會堅定地以圖靈芯片爲基礎,圍繞自動輔助駕駛能力和智能座艙能力,來構建全本地端的VLA(視覺語言動作)能力。
一直以來,小鵬汽車的目標都是要把高科技做好,然後做到“平權”,這是我們肯定要做的事情。但是,我們也相信新的圖靈芯片會給用戶帶來更高的、差異化的體驗,我們也會爲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中信分析師Pingyue Wu:我的第一個問題有關MONA。我看到MONA Max會在本月28日發佈,我其實對MONA Max是非常期待的。所以我想請教一下管理層,MONA作爲在10萬到15萬入門級別價格帶裡很走量的一款車,MONA系列在小鵬汽車的整體戰略裡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與此相關的問題是,因爲小鵬汽車本品目前Max版本佔比已經達到了100%,即全系標配Max版本。那麼,MONA Max版本在MONA系列裡的佔比會達到多少?管理層的目標是什麼?
何小鵬:這也是我們會去探索的問題。我相信在15萬的級別,當前還沒有任何車真正實現了端到端的大模型,也沒有任何車達到了超過500TOPS的大算力。目前來看,在這個級別裡,我們看到的其他整車廠基本上都叫“高速”或者“城市記憶駕駛”,我們認爲這些都不是“滿血版”輔助駕駛。
所以“滿血版”的輔助駕駛到底在這個級別會有多大的用戶比例?我們自己也在探索。我相信很快就會得到答案,實際上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就可以得到真正的數據。我期望的數據比例還是比較高的。
我們來看一下行業的數據。實際上,在20萬級別或者15萬到20萬的價格帶裡,有很多公司它們真正的、“滿血版”的輔助駕駛佔比都很低,但小鵬汽車的佔比是很高的。在這個級別到底多高?能不能做到50%?70%?我自己也不知道。當然,我期望是一個越高越好的數據。
剛剛您還問到了小鵬的MONA系列,我簡單與大家分享一點。
MONA M03是小鵬MONA系列的第一款車。在2026年,大家會看到MONA系列的更多車型。MONA整個系列針對的是年輕用戶,我們要做到酷、高顏值,整體的智能化非常棒,情緒價值也要非常好。這方面MONA和小鵬汽車的整體邏輯還是有差別的。我相信,明年大家會看到我們的MONA系列將會在行業裡變得非常有影響力、有衝擊力,它會是一個很好的產品系列。
中信分析師Pingyue Wu:我的第二個問題是關於研發投入的分配。在小鵬汽車2025年的研發投入裡,或者說2025年研發投入的增量裡,管理層預計會多少會投入到AI相關的領域?
吳佳銘:我來回答你關於今年研發總支出的問題。
小鵬汽車在2024年的研發總支出大約在65億美元;2025年,我們預計全年的研發支出約爲85億美元。這個數字是保持不變的。增加的研發支出很大一部分將用於AI相關的投資,這將幫助我們提升自身的雲計算能力。正如小鵬總之前提到的,這些能力將有助於公司發展人工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訓練以及人形機器人生產線。
當然,我們也將持續在其他領域進行投資,包括配備本地端VLA功能的智能座艙等等,這將有助於我們能夠改善多語言語音指令的交互功能。此外,我們還將持續投資,增強個性化的客戶體驗。除了投資人工智能領域外,我們還將繼續在產品車型方面進行投資。我們計劃在2025年、2026年推出更多車型,不斷調整我們的產品組合。從長期來看,這些都有助於完善我們的產品組合。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Bin Wang:我有兩個關於公司財務的問題。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我看到公司在第一季度拿到了很多的政府補貼。這些政府補貼的來源是什麼?另外,外匯變化對公司有哪些影響?
吳佳銘:在這裡我想澄清一下。在第一季度,我們確實拿到了一些政府補貼,比如退稅、稅務手續費、退款等等。這些收入是基於第一季度實際收到的現金收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一種現金回籠。但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裡,我不確定我們是否還會有類似的收入。
另外,您的問題裡還提到了有關第一季度外匯變動的問題。這主要收到我們在歐洲的業務驅動。在歐洲市場,我們的交付量相當可觀:去年,我們在歐洲市場的交付量超過了10000臺。從收入的角度來看,受到歐元影響,第一季度歐元的走強爲我們帶來了外匯增益收益。但我們也發現,近幾個月(包括四月、五月),這種影響有所回落。我們將持續觀察,管控公司對歐元的風險敞口,確保未來不受外匯變化的過多影響。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Bin Wang: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二季度的毛利率。我們看到二季度的產品組合似乎有所改善,更少的MONA M03,更多的新產品,還有小鵬G7的上市。我們是否可以認爲,第二季度公司的平均售價、毛利率環比第一季度會有進一步的改善?
吳佳銘:從毛利率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連續七個月實現了整車利潤率的提升。這主要歸功於我們的降本工作,以及一定程度的規模經濟效應。
展望第二季度及未來,在我看來,我們仍然有幾個可以改善的地方,它們將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提高整車利潤率:首先是持續改善產品組合。正如您在問題裡提到的,隨着我們推出更多新車型,並對小鵬G6、小鵬G9進行車型調整,我們的利潤率將比舊款車型更高,這也將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平均售價。我想說的是,您在第一季度看到的平均售價可能是全年最低的,我們將繼續優化產品組合,幫助公司在2025年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不斷提高平均售價;第二,我們將通過供應鏈優化來逐步降低成本;最後,基於目前我們對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銷量預測以及銷售潛力,我們應該能夠實現更大的規模效應,這將有助於降低配置成本、提高車輛利潤率。
綜合以上所有因素,進入下半年以及第四季度,我們有信心讓公司整體毛利率接近十幾個百分點的高位,從而幫助我們在第四季度實現盈利。之前我們也與大家溝通過相關信息。
傑富瑞分析師Xiaoyi Lei:我的問題是關於機器人的。我們看到在上海車展上,小鵬的AI機器人IRON的關注度非常高。我想請問管理層,小鵬汽車在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的協同方面會有哪些優勢?接下來公司在量產的層面有沒有具體的目標?
何小鵬:實際上,機器人在我們公司內部是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中心運作,所以它對小鵬汽車整體的能力都是有調用的。回答您所問到的問題,例如,我們機器人整個EEA架構就是由我們汽車的EEA架構負責做的;機器人的關節則是由小鵬汽車的三電、動力團隊在負責;機器人的脊椎、小腦和大腦則是來自小鵬的機器人團隊、自動駕駛團隊和座艙團隊;機器人的芯片則來自我們小鵬汽車的自研芯片團隊。因此,從機器人的整體組織到Infra(基礎設施)再到Crowd(用戶互動),我認爲有接近七成與我們的汽車是同源的。當然,因爲機器人與汽車在具身上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了部分能力的差異。所以,我們的機器人也是有一定個性化的。
我覺得小鵬與其他機器人公司有非常大的差異。例如,我們是以數據爲導向,重新構建機器人的架構體系的;在硬件、軟件、底層芯片、操作系統等角度,我們是以超強度耦合爲導向去做的。這些都會使小鵬的機器人與行業現在所看到的機器人的研發邏輯是不一致的。我們期待小鵬的機器人能在2026年進入部分場景的量產,並且能夠快速的OTA迭代。我也期待,屆時小鵬的機器人會與如今市場上看到的所有機器人之間有非常大的差異。
(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