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退訂遇冷靜期;奇瑞安全技術質疑;長安泰國工廠投產;中國車企專利風險 | 5月19日汽車行業日報
紅星資本局報道,小米SU7 Ultra碳纖維挖孔機蓋版車型因涉嫌虛假宣傳引起車主維權,部分準車主要求退車退定金。小米汽車方面提出“60天冷靜期”,暫停訂單生產,引發消費者對合同違約的質疑。律師稱該條款可能無效,並指出消費者可要求解除合同及雙倍返還定金。此外,消費者或能主張選裝價、定金作爲賠償基礎。事件焦點在於宣傳內容是否影響購車決策,構成根本違約可要求解除合同及賠償損失。
小米汽車近日針對小米SU7車型的前保險槓形變問題進行了迴應,表示極小範圍的車輛因間隙調整不一致,在陽光暴曬後可能導致局部變形,並承諾提供免費上門取送車和修復服務。此外,小米否認了有關退訂導致銷量崩塌的傳聞,並強調願意與用戶進行直接溝通,以解決相關問題。小米汽車近期的銷量有所下滑,但公司表示正在努力提升產能以改善交付量。
5月18日,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在迴應有關其言論的視頻時強調,他無意通過該言論淘汰員工,而是希望找到解決員工休假問題的方案。此前,他在一場公司活動中表示支持員工購買G318無憂穿越版,並給予離職機會隨後再召回,引發網友質疑。鄧承浩澄清,該講話只是想爲員工提供更長時間的休假可能,近期公司將發佈相關政策。這一言論被誤解爲炒作和賣車行爲,而鄧表示絕非如此。
奇瑞在安全技術領域的舉措引發關注,其最新舉辦的安全之夜活動強調了安全作爲企業底線的重要性。雖然奇瑞聲稱安全不是作秀,而是責任,但業內對其過度投入是否划算表示質疑。此外,奇瑞的安全策略被解讀爲應對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中的風險問題,如電池起火和數據泄露等。奇瑞通過其安全設計理念及應對措施,試圖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鞏固品牌信任。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在公司三週年活動上宣佈,員工購買深藍G318車型後可申請離職兩個月去旅行。儘管此舉是爲了解決員工體驗自家產品的需求,但在法律層面引發質疑。有網友指出,這種"離職休假"政策可能影響工齡和福利待遇,且有變相裁員或營銷噱頭的嫌疑。公司需明確返崗保障和工齡延續的條款,以避免法律風險並提升品牌形象。
5月16日,長安汽車泰國羅勇工廠正式投產。雖然新聞中未直接提及負面事件,但在全球汽車工業變革的大背景下,中國車企加速重塑產業話語權可能引發市場競爭加劇及相關挑戰。長安汽車計劃將東南亞作爲戰略支點,加強本地化運營,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產業出海新模式,並推動新能源產品的推出和智造能力的提升。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在海外專利申請中的有效專利佔比有所提高。然而,仍有近50%的專利未能進入目標國,顯示出與跨國車企存在差距。此外,面對專利、商標和版權侵權風險,部分企業因調研不足影響市場準入,甚至出現法律糾紛。專家建議車企需構建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以應對潛在的專利風險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趨勢。
5月18日,理想汽車CEO李想宣佈,理想L6正在進行輪椅套件的產品化改造。此項目旨在幫助輪椅使用者更好地使用汽車,擴大他們的出行範圍,實現自立生活。然而,該項目的開發成本,由公司自行承擔,未來希望能與合作伙伴一起實現產品量產,並在保證質量和便捷性的前提下,將成本降至最低,使輪椅人羣能夠負擔得起。
5月16日,小米汽車迴應小米SU7大燈外框和翼子板翹邊問題,稱在陽光暴曬後可能會變形,並提供免費修復服務。此前有網友投訴此設計缺陷,導致信任危機加劇。高速事故致銷量下滑,小米SU7標準版銷量四周累計降幅近三成。此外,小米訂單積壓達15萬輛,而工廠產能無法跟上,交付週期長達20到47周,影響潛在車主選擇。二期工廠預計7月投產,仍需應對訂單積壓與銷量下降的壓力。
2025年5月16日,長安汽車在泰國羅勇工廠舉行了投產慶典。此次活動標誌着長安汽車全球累計產量突破2859萬輛,並推出深藍S05右舵版車型。雖然該事件展示了長安汽車的技術實力和全球化戰略,但也帶來了潛在的挑戰,例如投資成本高企及對東南亞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此外,長安汽車需面對當地政策變化和環保要求,以確保其海外擴張計劃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