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軍:芯片是我們必須攀登的高峰,也是繞不過去的一場硬仗

5月22日晚間,在小米集團15週年戰略新品發佈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迴應了公司“造芯”的原因。

“這幾天我在網上看到很多網友在評論,好像小米突然就搞出‘大芯片(Soc)’了,實際上小米的芯片之路是從2014年9月份開始,那個時候我們立項了澎湃OS, 幹了四年時間,遇到巨大的困難後暫停了。接着我們轉型做了一系列的小芯片,小米15年的發展創業史,其中芯片就幹了11年,這11年裡有多少艱辛,有多少汗水,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痛苦。堅持11年,又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決心呢?也許有人會問,造大芯片這麼難,小米爲什麼要幹呢?答案是,如果小米想成爲一家偉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我們必須攀登的高峰,也是繞不過去的一場硬仗。這一輪重啓(芯片),我們幹了四年多時間,就已經花了135億元,我們現在的芯片團隊超過了2500人,今年的研發預算在芯片方面就超過了60億元人民幣。如果沒有足夠的裝機量,再好的芯片也是賠錢的買賣。”

2017年,小米推出了首款自主研發的4G手機SoC芯片——澎湃S1。這款基於28納米工藝打造的芯片曾應用於小米5c手機,但由於市場因素未能持續迭代。小米並未就此止步芯片研發之路,而是轉向了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專用小芯片領域。自2021年起,小米陸續在旗下產品中商用多款自研小芯片,涵蓋影像處理、電源管理和信號增強等功能模塊。近期,小米官宣推出全新自研旗艦SoC芯片——玄戒O1。(每經記者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