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發佈史上最強年報: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41.3%,創歷史新高,港股互聯網ETF(159568)早盤放量成交
隔夜美股納指、標普500指數均跌逾1%,中概指數小幅下跌0.18%。2025年3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數低開,恆指跌0.17%,國指跌0.4%,恆生科技指數跌1.01%。盤面上,昨日強勢的大型科技股集體走低,百度跌3%,阿里巴巴、本站跌超2%,小米跌超1%,京東、快手、美團皆有跌幅,騰訊小幅飄紅;汽車股、DeepSeek概念股等熱門板塊齊跌,小鵬汽車跌5.4%,金山雲、匯量科技跌超3%。
消息面上,小米集團財務數據,營收與利潤雙創新高,汽車業務成新增長極。
總營收與淨利潤:2024年小米集團總營收達3659億元,同比增長35%;經調整淨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1.3%,均刷新歷史紀錄。
汽車業務突破: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全年營收328億元,其中SU7系列交付量達136,854輛,超額完成首年10萬臺目標。該板塊經調整淨虧損62億元,但毛利率提升至18.5%,規模化效應初顯。
手機全球出貨居第三:智能手機收入1918億元,同比增長21.8%,全球出貨量1.69億臺,穩居第三。高端機型(如Ultra系列)推動ASP提升至1138.2元,4000-5000元價位段市佔率排名中國第一。
分析指出,在AI時代下,小米作爲擁有手機、IoT、汽車、機器人等多元場景的AI智能終端龍頭,預計四季度在三項基礎業務營收持續攀升以及汽車業務盈利能力提升下,將實現收入利潤持續雙增。
相關ETF方面,港股互聯網ETF(159568)盤中成交額放量,突破1500萬,持續溢價,溢價率近1%,買盤強烈。成分股中阿里影業、閱文集團、本站雲音樂、小米集團、中旭未來等個股跟漲,漲幅均超1%。
恆生科技指數ETF(159742)成交額突破4000萬,持續溢價,溢價率近1%,盤中持續交投活躍。成分股中近半數上漲,騰訊音樂漲超13%;閱文集團漲超2%;小米集團、中芯國際、聯想集團等個股飄紅跟漲。
方正證券研報表示,當前時點,投資者比較關注港股後續行情還有多少空間,我們認爲目前這輪港股上漲的邏輯仍未被打破,此外估值數據或許可以提供一個重要參考:
第一,當前港股主要寬基指數估值算不上貴,此輪上漲後僅修復至歷史平均水平附近。截至3月18日,恆生指數、恆生國企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PE估值分別爲10.5、9.8和25.5,分別處於2016年以來自下而上58.4、81.2、33.7分位數(分位數越低,表明估值處於歷史越低水平)。
第二,從中美科技龍頭公司估值對比來看,雖然經過一輪上漲,但目前騰訊、阿里等國內科技龍頭估值依然普遍低於美股科技龍頭。截至3月17日,港股騰訊控股、阿里巴巴、比亞迪PE估值分別25.6、19.8和31.2,美股蘋果、微軟、英偉達等公司分別爲33.4、31.2和40.0。
綜上,我們認爲當前港股市場整體估值基本處於歷史平均水平附近,估值並未達到極端水平。往後看,我們認爲在中國經濟回升向好、上市公司盈利觸底回升、流動性環境整體友好、科技產業邏輯催化等邏輯支撐下,中國資產吸引力有望持續提升,推動港股市場行情繼續向好前進。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