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談「洄游農村」:盼成年輕人希望之地

總統府提供

總統府提供

副總統蕭美琴今天出席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頒獎典禮表示,上週臺股再創新高,近期出口產值也超越韓國,經濟蓬勃發展。不過,考量經濟成長的果實未必能惠及年輕人,因此政府推出各項照顧青年政策,以減輕負擔及生活壓力,也期盼農村成爲年輕人看到希望與未來的地方,讓不同世代都能在農村找到新機會。

蕭美琴今天上午出席「第十五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頒獎典禮,肯定年輕學子將創意與熱情帶到農村,讓農村充滿活力。

她說,「洄游」兩個字不僅代表「回來」,也是指將外面的經驗、專業及想法帶回農村,注入新的能量和創意後再出發。因此「洄游」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循環,很高興看到這麼多青年夥伴將自己的創意與熱情帶到農村。

蕭美琴提到,去年她參加「洄游農村競賽」時看到許多令人印象深刻、充滿創意的作品,也陸續運用在外交工作上,像是邀請來自愛達荷州的賓客品嚐雲林科技大學運用3D列印技術製作臺灣與美國愛達荷州字樣的馬鈴薯點心;以及基隆暖暖社區的植物染布圖樣,現在也掛在官邸作爲裝飾品,吸引許多外賓目光。

雖然國際社會通常因爲地緣政治或高科技產業相關議題而認識臺灣,但她認爲,臺灣最溫暖的地方其實是農村。均衡發展一直是政府的目標,期盼科技與人工智慧能延伸至醫療、服務業、金融業及農業等百工百業。

她也分享近期參觀「2025 臺灣智慧農漁周」時,看到許多年輕人將不同領域的專業帶到農村,讓農民生活更加有保障,同時提升農業的附加價值,這也是「洄游農村」的目標。

蕭美琴強調,農村發展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十分重要,期盼農村充滿活力,不僅是長輩所熟悉的溫暖沃土,也是讓年輕人看到希望與未來的地方,讓不同世代、不同產業都能在農村找到新機會。

她感謝農業部及農村水保署舉辦這項競賽,展現對農村世代傳承的重視,「這對臺灣未來整體農糧安全及均衡臺灣發展非常重要」。也很期待看到同學們跨越世代,在各地區的農村所激發出的成果,更期盼大家不只將這次的農村參與視爲暑期活動,也能將農村當作一個緊密結合各領域、融合創新與活力的地方。

蕭美琴指出,上週臺灣股市再創新高,近期出口產值也超越韓國,經濟蓬勃發展。不過,考量經濟成長的果實未必能惠及年輕人,因此政府推出各項照顧青年朋友的政策,減輕年輕人的負擔和初入社會所面臨的各項生活壓力。

她舉例,像是學費減免、租屋補貼、新青安貸款及育兒補貼等。另外,也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劃」,提供年輕人與世界接軌和交流的資源,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學生日前即藉由「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劃」赴日本與木作職人交流,鼓勵同學們踊躍參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產業化,也將臺灣農村的精神帶到國際上。

蕭美琴表示,「洄游」就像是一條不斷循環的河流,讓年輕人把新的能量帶到社區裡,社區也給予更多支持和溫暖,成爲一種善的循環,「這也是臺灣非常寶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