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的“滿”指什麼?(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問)

本報記者 孟 揚

小 滿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八個節氣,夏季的第二個節氣,2025年小滿始於5月21日。

“小滿見三新”,小滿時,農作物陸續成熟,可供人們嚐鮮。各地的“三新”品種並不相同,江南地區多指大麥、油菜、蠶豆;北方地區多指小麥、豌豆、油菜。

這個時節,北京、遼寧、山東的櫻桃迎來成熟期,而福建、廣東的荔枝也來到了收穫的季節。

凝聚着中華先民的生活經歷和農耕經驗的二十四節氣,是歲時變化的概括與標識,小滿也不例外。“滿”,《說文解字》中釋義爲“滿,盈溢也”。小滿,意味着“滿而不溢”“滿而不盈”。元代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一般認爲,“滿”的具體所指,即爲農事物候,一方面與作物的生長有關,另一方面與降水量相聯繫。

“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在北方,小麥被認爲是小滿節氣的表徵作物。此時,冬小麥等夏熟作物開始結實,進入灌漿階段,籽粒日漸充實飽滿,但還未完全成熟。小滿三候爲“麥秋至”。麥秋,指的就是收割麥子。“小滿十八天,青麥也成面”,很多地方把小滿之後的“十八天”視爲收割小麥的重要時間節點。

“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在南方,小滿之“滿”,指代着雨水充盈。在這個時節,受夏季風等影響,南方地區降水逐漸增多。這時也到了蓄水種植水稻的時期,如果雨水偏少,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所以有所謂“小滿不滿,乾斷田坎”的農諺。

近年,對於節氣文化的考證研究更爲豐富,也有學者提出,小滿之滿表徵氣候,指代與日照強度、時長相關的“陽氣”,爲認知“小滿”提供了又一視角。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節氣之一。在節氣體系中,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暑大暑,表現出同構的對稱之美,而小滿之後,接續的是“芒種”而非“大滿”。宋代馬永卿在《懶真子錄》中提到,二十四氣其名皆可解,獨小滿、芒種說者不一。對此,有人認爲,如果麥子“大滿”收割則籽粒容易脫落,如果江河“大滿”就會外溢,造成損失或危害。故而以芒種命名小滿後的節氣。也有人從文化角度解讀,認爲傳統的中庸之道忌諱“太滿”“大滿”,正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物極必反。小滿之名,充分體現了古代先民們的智慧,也體現了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哲學思想。

二十四節氣是社會實踐,也是知識體系。它不僅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實際影響,也引發着感悟與思考。由“滿而不溢”到“滿招損,謙受益”,也許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富有情趣的意會與自洽。但即便是在當代世界,將滿未滿的“小滿狀態”,何嘗不是對抗熵增定律的一種優雅的姿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