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暴漲606%,小龍蝦爲何還跌成“白菜價”?
作爲夜宵界的“頂流”,曾經炙手可熱的小龍蝦,突然間,價格就暴跌了50%。
反常的是,小龍蝦是價格雖慘淡,市場需求量卻是節節攀升。
點擊上方視頻立即觀看
快刀財經的朋友們,好消息來了,爲了滿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財經」的視頻內容我們會同步在公衆號上發佈,還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還是犀利但有溫度的內容,還是足夠多的增量信息,還有你在公衆號上可能看不到的獨家重磅。快去視頻號、抖音、B站、小紅書搜索「快刀財經」,關注我們,每天爲你解剖一個新商業真相。
以下是本期視頻腳本:
夏天快到了,你吃小龍蝦了嗎?
今年的小龍蝦價格,似乎讓咱們提前實現了“吃蝦自由”。
作爲夜宵界的“頂流”,曾經炙手可熱的小龍蝦,突然間,價格就暴跌了50%。
光是價格暴跌倒不算出奇,反常的是,小龍蝦是價格雖慘淡,市場需求量卻是節節攀升。
根據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鮮活小龍蝦的銷量環比增長了驚人的606%,小龍蝦調味品的銷量也緊隨其後,環比增長了78%,顯然,消費者對小龍蝦的熱情並未減退。
但大跳水的行情,卻讓無數小龍蝦養殖戶、經銷商叫苦連連。
2023年,小龍蝦相關企業的注吊銷量高達1690家,創下了近五年來小龍蝦相關企業注吊銷量新高。
再切換到微觀視角,小龍蝦雖擁有成熟的產業鏈、先進的技術以及龐大的規模,然而低門檻引發的競爭與內卷卻如影隨形,千億市場之下,至今未跑出一個真正的巨頭。
消費端欣欣向榮的背後,卻是蝦農十養九虧、餐飲品牌舉步維艱,現狀堪稱割裂。
小龍蝦價格暴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雖然我國的小龍蝦產業起步晚,增長卻格外迅速。2003-2019年,咱們的小龍蝦總產量就增長了40倍,高達200萬噸。吸引了大量資本和養殖戶涌入後,小龍蝦產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翻倍“井噴”,去年的產量更是在300萬噸以上。
而去年,小龍蝦餐飲門店閉店率卻同比上升45%,很明顯跟市場端已經嚴重失衡。
這場價格暴跌背後,還隱藏着典型的“牛鞭效應”。
消費端的輕微波動——比如2024年夏季小龍蝦銷量同比下滑8%,餐飲端就將其誤判爲短期調整,依舊維持高採購量;加工企業爲保生產線,持續高價收蝦;養殖戶也基於虛假繁榮信號瘋狂擴產。
這種傳導鏈的滯後,猶如高速連環追尾,當終端市場踩下剎車時,供應鏈末端的蝦農已陷入困境。等到市場需求真正下降,大量的小龍蝦已經上市,價格只能一路下跌。
即使價格不跌時,餐飲業都覺得賣小龍蝦是在賠本賺吆喝。
因爲作爲季節性水產品,小龍蝦的“花期”非常有限。在小龍蝦行業中,有這樣一句話“4個月賺錢,4個月保本,4個月虧錢。”
夏天的小龍蝦最爲肥美,而冬天的小龍蝦肉質瘦柴,這也造成了主流觀念一直認爲“冬天不是吃小龍蝦的季節”。
門店須得在旺季時,獲得相對健康的利潤才能支撐全年的運營,這也導致餐飲界能把小龍蝦生意做大的品牌並不多。此外,要打造品牌,少不得連續性的曝光和用戶觸達,小龍蝦門店關幾個月再開,那消費者可容易轉頭就忘了。
且相比於中餐的其他品類,小龍蝦產業的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並不高,供應鏈分散且不穩定,缺乏統一的生產規範和標準。小龍蝦出產的品質、大小基本沒法做到統一,餐廳更難做標準化了,這個特性也限制了小龍蝦類餐廳的擴張。很難做出個連鎖巨頭來。
爲了延長了小龍蝦的消費週期,預製小龍蝦漸成氣候,夏天收的大蝦,冬天還能賣出去。
雖然現在傳統活蝦現做的企業仍佔90%,但隨着小龍蝦行業標準化進程的持續推進,行業或許最終會形成“以零售化爲主,餐飲體驗爲輔”的發展格局。
不過,當小龍蝦也成了微波爐裡的一人食,這種預製菜給的“小龍蝦自由”,真的是我們願意要的嗎?
- End -
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王、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本站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雲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羣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於爲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羣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