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笠原欣幸分析鄭麗文未來路線 1狀況將讓賴清德連任可能性提高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前立委鄭麗文18日順利當選國民黨主席。對此,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22日分析「國民黨主席選舉與今後的政局展望」,他點出鄭麗文未來兩條路線選擇,第一,按照黨主席選舉的發言路線,將黨拉向親中路線的領導風格。第二,退居幕後專注於地方選舉的準備工作。他示警,若選擇第一條路線的方向,國民黨將與臺灣主流民意正面衝突,儘管對民進黨長期執政的不滿開始浮現,但最終賴清德連任的可能性將提高,成爲國民黨的糟糕劇本。
小笠原欣幸以「國民黨主席選舉與今後的政局展望」爲題發文分析,他表示,國民黨主席選舉於10月18日舉行,透過黨員投票,由鄭麗文當選黨主席。鄭麗文的得票率爲50.1%,而第二名的郝龍斌獲得35.8%,第三名的羅智強獲得10.4%,因此可說是鄭麗文的壓倒性勝利,黨員約有33萬人,投票率爲39.5%。
小笠原欣幸表示,在國民黨內,直到9月爲止,可說是壓倒性地期待臺中市長盧秀燕參選。然而,在盧市長宣佈不參選黨主席選舉後,起初,許多人認爲郝龍斌較爲有利,但鄭麗文陣營透過散佈剪輯成約1分鐘短影音的網路戰法(臺灣稱爲「空戰」)壓制其他候選人,在針對黨員的民調中躍升爲支持率第一,並順勢當選。
針對「親中路線」,小笠原欣幸提到,鄭麗文當選後,習近平隨即以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名義發出賀電。賀電中寫道「期望兩黨(國民黨與共產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國家統一」。
小笠原欣幸認爲,將這段訊息與鄭麗文在選戰期間的發言對照,可以發現鄭的言行正符合中國的期待。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特徵,可以說是中國屬意的候選人在中國網路操作的支援下當選。
針對「黨員結構的問題」,小笠原欣幸表示, 國民黨的黨員結構正在高齡化,據稱三分之二的黨員年齡在65歲以上。這些高齡黨員的中國認同較強,對臺灣認同擴散的臺灣社會現況感到格格不入的結構正在加深。換言之,國民黨黨員的意識與臺灣一般選民的意識之間存在落差。
小笠原欣幸認爲,在這些黨員之間,對採取溫和路線的黨內建制派的不滿,以及對改變的期待醞釀已久。這與對朱立倫主席的不信任感重疊,讓人認爲郝龍斌將會延續朱立倫體制。
小笠原欣幸指出,鄭麗文的演說風格可謂爽快俐落,將複雜的現象單純化,區分敵我並痛批敵人的演說,讓支持者聽了感到無比痛快,活用這種特性製作成1分鐘的短影音,效果可謂倍增,在臺灣,中高齡層的網路使用率很高,短影音透過LINE不斷擴散。
小笠原欣幸指出,鄭當選的背景,存在着這樣的時代背景:當出現一個讓人期待能打破僵局的人物時,就會在網路上不斷擴散。這不僅限於國民黨的鄭麗文,民衆黨的柯文哲也在年輕族羣中取得成功,或許與在自民黨黨員投票中領先的高市早苗,以及在最近選舉中大有斬獲的參政黨,具備共通的因素。
針對「國民黨的展望」,小笠原欣幸強調,無論由誰擔任黨主席,鞏固與民衆黨的在野聯盟(藍白合),在2026年的地方選舉中獲勝,並在2028年總統大選爭取政黨輪替,這個大方向是相同的。但是,鄭麗文當選主席後,浮現出兩種不同的展望。
小笠原欣幸指出,第一,究竟是按照黨主席選舉時的發言路線,自己站在第一線將黨拉向親中路線的領導風格,還是,第二,進行路線調整,退居幕後專注於地方選舉的準備工作?這將大大改變展望。觀察選戰過程,似乎會走向第一條路線,但由於其本人的戰略觀、襄助黨主席的幕僚團隊都還不明朗,應避免過早斷言。
小笠原欣幸表示,讓大家將這兩個劇本連結到2028年總統大選來思考。對國民黨而言,較爲理想的是第二條路線的方向,由鄭麗文鞏固深藍陣營,盧秀燕以維持現狀路線擴大中間選民的支持,黃國昌則鞏固柯文哲年輕粉絲的支持,這樣的分工體制,藉此擴大在野黨的支持實現政黨輪替,將是國民黨的黃金劇本。
小笠原欣幸認爲,也有可能是相反的劇本,第一條路線的方向,將會是鄭主席及其背後的支持者高舉「中國認同」,企圖扭轉檯灣輿論的發展。臺灣的認同結構,如歷年民調所示,維持現狀是多數派,自我認同是中國人的非常少,很難想像這個結構會在2年後突然改變。
小笠原欣幸說,如此一來,國民黨將與臺灣主流民意正面衝突,儘管對民進黨長期執政的不滿開始浮現,但最終賴清德連任的可能性將提高,成爲國民黨的糟糕劇本。
此外,小笠原欣幸強調,如果鄭麗文堅持自己的領導地位,可能會與國民黨有力的總統候選人盧秀燕之間產生摩擦,在當選主席後,鄭麗文發表了值得玩味的發言,表示黨內有能力參選總統的政治人物「可能不只一位」,盧秀燕陣營對此發言應該相當敏感,畢竟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已經連續3次在推選過程狀況不斷。實際上,結果也可能落在黃金劇本與糟糕劇本之間。
小笠原欣幸說,總結來看,關於藍白合,鄭麗文展現出積極的態度,這一點對民衆黨而言應該是有利的。但是,國民黨各縣市的地方情況不同,在地方選舉中禮讓民衆黨幾個選區以「強化藍白合」,說來容易做來卻相當困難。明年春節過後,鄭主席的手腕將立即受到考驗。
小笠原欣幸認爲,臺灣的內政,在國民黨取得7-8月大罷免戰役大勝後,形勢看似對國民黨有利,但鄭主席的登場增添了變數。朝野的勢力之爭會朝哪個方向有利發展,目前還不明朗。鄭主席將會提出什麼方針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只能持續觀察國民黨的路線和總統候選人的推選將如何發展。
▼多次成功預測臺灣選舉結果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圖/取自小笠原欣幸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