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商盤土地調頭寸 獲利出場

前後兩樣情,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臺中蛋白區土地買賣交易量大減。(鄉林建設提供)

近期臺中土地市場明顯降溫,尤其蛋白區的土地交易量出現急遽下滑。臺中市地政局統計,自央行去年9月啓動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土地買賣筆數與總面積雙雙大減,顯示市場熱度明顯轉弱。對此,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與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升皆指出,受資金緊縮、市況不佳與開發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建商態度轉趨保守。賴正鎰更透露,近期中小型建商更是出現釋地潮,估計臺中業者盤出件數超過十幾件。

賴正鎰指出,近期接獲不少中小型建商主動洽詢,希望出售名下土地或尋求合作開發。他表示:「由於銷售率不如預期,加上貸款不易取得,許多中小型建商無力開發手中土地,只好選擇盤出。」尤其在臺中重劃區,包括十三期、十四期與單元二到單元八等區域,都有釋地案例,呈現明顯的土地盤出現象。

賴正鎰進一步表示,這些建商多在數年前市況良好時進場購地,如今面對央行土融限制與市場交易放緩,選擇「小賺即賣」,以換取資金活化。即便是大型建商基於現金流等考量,也有選擇出售土地案例。鄉林對於是否接手土地會從三方面考量:「一是土地面積需達6、700坪以上,二是價格須在市場行情以下,三是位於蛋黃區。」近來鄉林將購地重心鎖定在北部與臺中七期等精華區域。

對於臺中蛋白區土地交易量急凍,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升指出:「其實從去年市場還不錯的時候,大型建商已完成大部分土地佈局,今年自然不急着買地。」他也點出資金面限制是重大壓力來源。「現在土融資金緊俏,加上央行規定購地後一年半內必須開發,這樣的限制讓建商不可能隨便買地擺着。」因此,在市況不佳與融資不易的雙重壓力下,今年蛋白區的土地買氣自然大幅下滑。臺中市地政局的數據顯示,實施第七波限貸令前後半年間,臺中多個行政區的土地買賣交易量出現顯著下滑。其中,豐原區土地買賣總面積從66萬6495.87㎡驟降至12萬9091.29㎡,減幅達80.6%;南屯區也從92萬2503.29㎡降至35萬1967.92㎡,減少約61.8%。

近年開發熱區的北屯區、鄰近中科的西屯區,雖然筆數略減,但在中科擴廠等題材帶動下,買賣土地總面積仍維持正成長。

儘管整體交易量下滑,但中科擴廠利多持續支撐特定區域的市場信心。目前臺積電中科二期預計規畫約90公頃建廠用地,並於今年下半年啓動公共工程與建廠作業,預計將引入1.4奈米制程,帶來大量就業人口與外溢住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