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建到班組 關愛覆蓋一線

本報記者 賴志凱 本報通訊員 王延偉

“空調一開,汗一收,喝口熱水,渾身舒坦,下午幹活更有精神頭了!”

“班組裝了電視,午休時看看新聞,真有家的感覺!”午休時光,首鋼礦業公司機械廠鑄造分廠的幾名職工感慨。

今年以來,首鋼礦業公司工會緊緊圍繞公司發展戰略,在班組建設職工小家,在生產一線營造“家”氛圍,弘揚“家”文化,激發一線班組活力,增強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試點先行有序推進

今年初,首鋼礦業公司工會在充分了解班組現狀和職工需求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開展職工小家建設工作方案》,重點分3個階段推進。按照選定試點、打造樣板,交流學習、改進完善,分批推進、全面鋪開的原則全面推進班組建家工作,截至目前230餘個職工小家納入建設計劃,到上半年爲止,已完成172個,預計10月份實現職工小家建設全覆蓋。

爲推進班組建家工作落實落地,首鋼礦業公司工會積極調動廣大職工積極性、主動性,鼓勵職工積極參與建家,齊動手努力把班組建設得“溫馨、典雅、有特色”。首鋼礦業公司大石河鐵礦裴莊作業區產線班組利用工餘時間對班組外花壇進行裝飾清理,參與種植菌草、向日葵。

自開展班組建家活動以來,班組環境有了明顯改善,職工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首鋼礦業公司機械廠鑄造分廠黨支部書記、廠長張文剛這樣評價:“環境好了,心情舒暢了,幹活的積極性自然就高了。我們的關鍵產品一次交驗合格率較活動前提升3%,廢品率有效降低5%,平均單件生產週期縮短5%。”

班組是“小家”,公司是“大家”。首鋼礦業公司實業公司負責食堂管理的班組長、首鋼勞模郭翠芝表示:“在‘小家’,作爲被服務對象,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關愛。在‘大家’,我們將用一餐餐美食,回饋和傳遞這種關愛,讓堅守崗位的職工吃上可口的飯菜,爲企業發展做好後勤保障。”

厚植幹事創業氛圍

“有了這個圖書角,我們在工作之餘可以隨時充實自己。讀書角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班組成員交流互動的新平臺。” 首鋼礦業公司馬城項目開拓一作業區班組職工胡天宇說。

據介紹,公司爲班組設立讀書角,將《鐵源記憶》《奠基》《首礦人故事》等礦業內部出版的書籍投放到班組,傳承首鋼精神、弘揚礦山傳統,激勵廣大職工銳意進取,爲企業發展作貢獻。這是首鋼礦業公司工會在公司層面積極探索基層班組文化創建的創新舉措。

廠礦層面,精心提煉並傳承廠礦精神,突出單位特點和職責範圍,如杏山鐵礦的地採精神“綠色、安全、和諧、智能、高效”;運輸部的火車頭精神“奮勇爭先 一往無前”;機械廠的礦機理念“自立自強 百折不撓 服務市場 和合共贏”;計控檢驗中心的五硬精神“精神硬 志氣硬 技術硬 實力硬 共創硬科技”。

班組層面,結合班組工作特點,通過職工自己提煉文化理念標語,把班組特色文化根植於職工的思想上、落實到行動中,增強凝聚力。如實業公司濱區服務公司機關食堂圍繞餐飲服務目標提煉“匠心打造首礦食品 鑄就行業品質標杆”。物資公司專儲作業區倉庫班結合物資收、發、存儲業務提煉“精準收發 精細服務”。大石河鐵礦動力作業區水源班提煉“保穩定供水 創一流服務”。

“這裡的每一面牆、每一件裝飾,都記錄着我們的故事,無論工作多麼忙碌,想到這個‘家’,就有一股溫暖的力量支撐着我不斷前行。”馬城項目開拓二作業區乙班掘進臺車司機李叢山說。

小陣地展現大作爲

“班組建家活動不但改善了班組硬件環境,也在傳遞優秀企業文化、提高整體素質、服務經營生產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企業和諧進步。” 首鋼礦業公司工會副主席張金剛說。

開展文化活動進班組,培訓學習、茶話會、益智類等小而精的活動直達一線,豐富職工文化生活。運輸部利用班組小家定期組織心理疏導、健康講座、青工座談交流等活動,構建起關懷職工身心健康的長效機制,“以班組爲家、以崗位爲榮”的理念深入人心。

開展業務培訓、崗位練兵、管理提素,把廣大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職工小家建設引導到中心工作上來,推動重點任務圓滿完成。物資公司化工公司班組建立“無隱患單元”“危險源辨識”常態化安全管理機制,針對易發問題、常見問題及整改措施組織培訓學習,促進民爆行業重點部位安全管理提升。

組織各類技能競賽,鼓勵職工參與“質量效益杯”“安康杯”等多種形式的羣衆性勞動競賽,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潛能和創新活力。杏山鐵礦採礦作業區將碎石臺車空氣濾清器使用山工ZL50F裝載機空氣濾清器代替進口件,與進口備件對比每年降低消耗0.5萬元。

“班組建家工作爲班組這個‘小陣地’注入了蓬勃的新活力,有效激發了班組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使他們得以充分展現新作爲、新擔當,不僅爲公司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更有力地推動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顯著提升,爲加快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首鋼礦業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姚永浦說,公司學技術、提技能在職工中蔚然成風,培育出一大批工匠、能手,在各類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創新成果不斷涌現,68項職工技術創新成果榮獲全國機冶建材行業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項;3項創新成果被中國發明協會授予創業獎項目獎。2名創新骨幹被授予北京市勞模稱號,1名創新工作室領軍人榮獲第四屆首鋼工匠稱號。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