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質資源跨山海聯城鄉 已組建581個教育集團覆蓋2785所城鄉學校
東南網8月26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三場),介紹“十四五”期間福建省教育發展的總體情況。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建順表示,“十四五”以來,我省圍繞推進基礎教育公平優質發展,採取一系列綜合改革舉措,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福建出臺《關於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根據學齡人口“梯次變動、錯位達峰、區域分化”特點,前瞻優化資源結構佈局,逐步建立同人口結構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532個,招收2至3歲幼兒近8000人。推動普通高中擴容增位,普通高中在校生規模比2020年增加22.5萬人。
推動福州與南平、泉州與三明、廈門與龍巖開展山海教育協作,組織優質高中對口幫扶119所縣域高中,243所沿海優質學校與山區學校結對共建。以“總校制”引領集團化、教育共同體等辦學管理體制改革,組建581個教育集團、覆蓋2785所城鄉學校,建立965個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統籌人財物管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斷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羣體教育差距。
開展“陽光招生”專項行動,持續鞏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改革成果。深化“雙減”三年行動,課後服務覆蓋城鄉學校。保障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義務教育權利。市縣兩級全覆蓋建成並運行教育入學“一件事”平臺,全省辦件量達43.5萬件,讓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此外,福建還提升師範生培養質量,85個師範專業通過二級認證,有針對性地爲山區培養緊缺教師近3000名。強化各類人才引育,深入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支持等計劃,培養省級名優教師近1300名。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師資均衡配置,每年交流輪崗的骨幹教師均超20%。全面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並將補助標準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不低於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