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坐月子花了6萬,婆婆找兒媳報銷,兒媳:憑什麼
小姑子坐月子花了6萬,婆婆找兒媳報銷,兒媳:憑什麼
我是林姐,今年38歲,和老公結婚10年,有個8歲的兒子。
我們一家三口住在城裡,生活雖不富裕但也安穩。
老公有個妹妹,比他小5歲,從小就是公婆的心頭肉。
記得第一次去老公家時,我就看出公婆對這個小女兒的偏愛。
飯桌上,最好的菜都往她碗裡夾;她隨口說句想吃什麼,公婆立刻去買;她發脾氣摔東西,公婆也只是笑笑說"小孩子脾氣"。
我和老公結婚時,公婆說家裡沒錢,彩禮只給了2萬8。
婚禮簡單辦了幾桌,婚房是我們自己貸款買的。
可小姑子結婚時,公婆不僅給了10萬彩禮,還出錢給她辦了豪華婚禮,陪嫁了全套家電。
這些我都忍了,畢竟那是他們的女兒。
但去年發生的事,徹底讓我寒了心。
去年小姑子生孩子,公婆忙前忙後。
聽說她訂了城裡最貴的月子中心,一個月6萬。
我當時還跟老公說:"你爸媽真捨得,6萬夠我們半年生活費了。"
沒想到一個月後,婆婆突然來我家,一進門就說:"小林啊,你小姑子坐月子的6萬塊錢,你們給報銷一下吧。"
我愣住了,以爲自己聽錯了:"媽,您說什麼?"
婆婆理直氣壯:"我說,你小姑子坐月子的錢,你們出。你看你們條件好,你工資高,這錢對你們來說不算什麼。"
我氣得手都在抖:"憑什麼?她自己生孩子,爲什麼要我們出錢?"
婆婆臉色立刻變了:"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她是你小姑子,是一家人!你們做哥嫂的,幫襯妹妹不是應該的嗎?"
我深吸一口氣:"媽,我們結婚十年,您從來沒幫過我們。買房、生孩子,都是我們自己扛。現在小姑子花6萬坐月子,憑什麼要我們出?"
婆婆開始哭鬧:"我養大兒子容易嗎?現在翅膀硬了就不管妹妹了?你們要是不出這錢,以後別叫我媽!"
老公站在一旁,低着頭不說話。
我知道他又要妥協了。
這十年來,每次公婆要錢,他都不敢拒絕。
但這次我決定不再忍讓。
我直視婆婆的眼睛:"媽,這錢我們一分都不會出。您要是覺得我們做錯了,以後可以不來往。"
婆婆沒想到我會這麼強硬,指着我鼻子罵:"你這個沒良心的!我兒子真是瞎了眼娶了你!"
我平靜地說:"媽,您想想,這些年我們給家裡多少錢?小姑子上學、結婚、買房,哪次不是我們出錢?現在連她坐月子都要我們管,我們是提款機嗎?"
婆婆氣得摔門而去。
老公埋怨我:"你就不能好好說嗎?那畢竟是我媽。"
我反問:"好好說有用嗎?這些年我們好好說的還少嗎?你妹妹28歲了,還像個巨嬰,都是你爸媽慣的!"
那天晚上,我輾轉難眠。
想起這些年受的委屈:公婆生病是我們出醫藥費,小姑子找工作是我們託關係,逢年過節都是我們大包小包往家提。
可他們呢?連我兒子生日都不記得。
第二天,我給老公下了最後通牒:"你要是再這樣無底線補貼你妹妹,我們就離婚。我不想我兒子在這樣的家庭長大。"
老公這才慌了,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主動給婆婆打電話,明確表示以後不會再無底線資助妹妹。
婆婆開始還鬧,到處跟親戚說我這個兒媳不孝順。
但我不在乎,因爲我知道自己沒有錯。
半年後,婆婆突然生病住院。
小姑子以帶孩子爲由,只去醫院看了兩次。
是我每天下班後去醫院照顧,端茶倒水,擦身餵飯。
出院那天,婆婆拉着我的手哭了:"小林,媽對不起你...媽知道錯了..."
我拍拍她的手:"媽,過去的事就不提了。以後咱們好好過日子。"
現在,婆婆對我的態度完全變了。
逢人就誇我孝順懂事。
小姑子也收斂了很多,不再動不動就要錢。
我很慶幸當時堅持了原則。
有句話說得好:"善良要有鋒芒,忍讓要有底線。"
一味地退讓和付出,換不來尊重,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林姐的故事讓我想起一句老話:"升米恩,鬥米仇。"
有時候,過度的付出反而會培養出不懂感恩的人。
在家庭關係中,最重要的是邊界感。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