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秀夫談《死亡擱淺2》音樂切入時機如何決定:自己實際反覆遊玩測試

圖/SIET

由日本知名遊戲創作者小島秀夫所開發的 PlayStation®5 獨佔作品《死亡擱淺 2:冥灘之上》已於 6 月 26 日正式上市。爲慶祝新作推出,小島秀夫自 6 月初起展開全球巡迴活動《死亡擱淺 2:冥灘之上》,繼洛杉磯、巴黎、東京、首爾等地後,昨(6)日終於來到臺北站,與臺灣玩家面對面交流。

圖/SIET

這也是小島秀夫睽違多年再度來臺,與粉絲們近距離互動。他此次更攜手《死亡擱淺》系列的美術總監新川洋司一同來訪。在媒體聯訪中,小島與新川也分享了《死亡擱淺 2》的創作理念、遊戲細節與開發歷程,讓現場媒體與玩家對這部備受期待的續作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圖/SIET

Q. 請問小島在創意和可玩性如何取得平衡?

小島製作遊戲的核心宗旨是製作沒有前例的遊戲,所以從遊戲玩法到畫面呈現,都是以這個核心宗旨作爲基礎。在開發過程中,團隊會先製作 Alpha 版本,觀察世界各地玩家對遊戲玩法的接受程度,並根據回饋意見進行調整與優化,逐步將作品打磨成更多玩家能夠理解並享受的版本。

Q. 小島如何挑選送貨中自然播放的音樂?

小島秀夫表示,他在選擇遊戲中樂曲時,靈感多半來自自己平時愛聽的音樂或欣賞的音樂人。他會從自己的音樂庫中尋找靈感。

至於如何安排音樂在遊戲中特定橋段播放,小島秀夫透露,他們會設定一系列條件,例如玩家周圍沒有危險、角色走到特定地點時,纔會讓音樂自然地在遊戲中響起。這些場景通常會選在遊戲中風景比較壯觀的地點,並在這些區域中植入多個音樂觸發點。小島是透過自己反覆遊玩,來確認音樂播放的時機以及運鏡是否符合他的期待。

Q. 兩人最喜歡《死亡擱淺 2》中哪一款工具?

小島表示自己最喜歡山姆戒指型的終端裝置,因爲山姆一代使用的終端像是手銬,感覺上是對他加裝了一種束縛。在二代中,山姆已經脫離了布橋斯組織,在這樣的一個背景設定之下手銬的裝置便顯得格格不入。最後決定用戴在大拇指上的戒指來進行,使用時會像比贊一樣,實際看到新川洋司的設計時他便非常喜歡。

除此之外,本次卓布橋的五位成員,每個人都有對應的一根手指來啓動戒指裝置,玩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遊玩過程中多加留意。

新川洋司則表示自己喜歡車,對於這次在遊戲裡面登場的小貨車和三輪車都相當滿意。在做遊戲裡的設定時,他力求該設計能呈現出遊戲或動畫電影裡纔會出現的外觀。除此之外,他也會考量到玩家在操作的時候,角色與他所設計的機器在遊戲裡的互動性。

Q. 小島獨立也十年了,有沒有「很高興我創造了這款遊戲」的時刻?

小島表示,他做送貨遊戲的十年來,一開始推出的時候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但能夠一路走來並順利推出續作,最讓他感到開心的,正是來自世界各地衆多玩家的支持與遊玩。他特別提到,系列中設計的「社交紐帶」系統,曾收到許多玩家的正面回饋,透過該系統讓玩家們一起遊玩遊戲的方式讓不少人印象深刻,對此,小島坦言自己感到非常欣慰。

小島分享,自從遊戲推出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玩家寄來了大量信件,特別是在 COVID 疫情期間推出作品的那段時間,不少人寫信告訴他:「這款遊戲救了我一命。」甚至有精神狀況不穩的玩家表示,玩了這款遊戲後,病情有所改善。對此,小島坦言,他自己也不確定遊戲是否真的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但能夠在某些時刻、某些地方,真正幫助到一些人,這讓他感到無比欣慰與開心。

Q. 遊戲開發過程很漫長,壓力一直累積,兩位平時如何紓解壓力?

小島表示,一直以來壓力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能促進創作,因此他並不會特別去思考「要怎麼放鬆」這件事。與其說是放鬆,不如說是避免讓自己耗盡能量。他通常會觀賞來自世界各地有趣的電影作品,雖然自己經常在壓力之中持續奮戰,但當看到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在同樣的環境下依然創造出偉大的作品時,總能帶給他啓發。小島也時常觀賞電影以及其幕後製作花絮。對他來說,看這些作品不是爲了放鬆,而是爲了讓自己重新振作。

至於新川洋司則分享,他發現開車的時候是自己感到最放鬆、最舒服的時刻,對他而言,那就是一種小小的充電時間。不過他也坦言,自己真的非常熱愛遊戲,也熱衷於創作,因此與其說是在承受壓力,更多時候他是真心覺得這一切既有趣又令人開心。

Q. 兩人與年輕時的自己相比,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和人生的變化?

新川洋司表示,人生中最大的轉變,是在 20 年前迎來孩子誕生的那一刻。不過就工作的部分而言,他認爲自己其實沒有太多變化。不過他也提到,如今有越來越多嶄新的創作者投入這個領域,能夠與這些人共事,並從他們身上獲得新的刺激與啓發,讓他感到非常開心。

小島表示,自己從事遊戲開發已近 40 年,不僅負責製作,還涉足企劃、宣傳,甚至是商業層面。這些年累積下來的經驗,已成爲他目前最寶貴的財產。年輕時或許較爲衝動,但隨着經驗的累積和人脈的拓展,儘管體力不如從前,現在反而能更沉穩地面對工作。

此外,與過去相比,科技的發展確實非常迅速。許多在 40 年前無法實現的構想,如今都能付諸實現。這不僅大幅拓展了創作的可能性,也讓他有機會與來自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像是演員與音樂人等,這樣的跨界合作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對他來說也是一件令人非常興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