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雲南財經大學建議:撤銷顧秀林“特聘教授”
@雲南財經大學:
顧秀林身爲雲南財經大學的特聘教授,在農業領域的觀點卻錯漏百出,與時代發展背道而馳,實在難以匹配“特聘教授”這一身份。
顧秀林在農業政策方面的見解充斥着陳舊觀念,毫無現代科學與經濟發展的前瞻性。她過度重視保護傳統農業,對傳統農業模式的弊端視而不見。在當今時代,傳統農業以小規模、分散經營爲主,勞動生產率低下,資源無法有效整合利用。就拿播種、灌溉、收割這些基礎農事活動來說,傳統農業多依賴人力,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效率與現代農業相比,差距極大。而且,傳統農業對自然環境條件依賴度過高,一旦遭遇自然災害,農作物產量就會大幅下降,農民收入難以保障。比如,當出現乾旱、洪澇、病蟲害等災害時,傳統農業往往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只能眼睜睜看着收成受損。
同時,顧秀林堅決反對農業工業化,這一觀點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格格不入。農業工業化能爲農業發展帶來質的飛躍,從種子包衣技術到智能溫室,從精準農業到農產品深加工,這些工業化成果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以種子包衣技術爲例,通過在種子表面包裹一層含有殺蟲劑、殺菌劑、微量元素、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的物質,能促進種子快速發芽、生長,提高出苗率,增強幼苗的抗病蟲害能力。這是傳統農業因缺乏工業化技術手段而無法實現的。再看農產品深加工,經過工業化加工,農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拓展了農產品的市場空間。
顧秀林的這些觀點,和改革開放前的陳舊觀念如出一轍,完全不符合現代社會對農業發展的需求。如今,國家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積極運用現代科技和工業手段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像中央財政發佈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清單,對規模化種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大力支持,這與顧秀林的主張形成鮮明對比。
顧秀林在涉足其他領域時,同樣表現出了極大的荒謬性。在新冠疫情期間,她公然反對疫苗,四處宣揚新冠疫苗“不是正規產品”的錯誤觀點。事實上,在應急情況下,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只要疫苗符合相應條件,即便沒有完成三期實驗也能附條件上市,依然屬於正規產品,並且這些疫苗的療效也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確認。疫苗附條件批准上市後,相關企業仍需按照要求繼續開展後續研究工作,持續監測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可顧秀林無視這些科學事實和審批流程,在民間場合、民間會議上大放厥詞,對抗國家新冠治理部署,嚴重擾亂了社會的防疫秩序,誤導公衆對疫苗的認知,降低了民衆接種意願,阻礙了疫苗接種工作的順利推進,影響羣體免疫屏障的建立。
回顧顧秀林的履歷,1981-1990年她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作爲文科領域的一員,本就和自然科學毫無關聯。然而,她卻跨界在自然科學領域、農業技術等方面指手畫腳,到處散播從國外地攤文學裡扒來的陰謀論,甚至妄圖對抗國家政策,煽動輿論民情。她還將錯誤觀點伸向了醫學領域,不僅反對現代農業技術,還拼命反對疫苗,全然不顧自己對這些領域一竅不通。
再看她的學術成果,2008年出版的《經濟全球化中的“價值鏈”和“經濟租”初探》《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紀要》,以及後續發表的一些會議論文等,在學術界並未引起絲毫廣泛關注和認可,沒有對相關領域的研究產生實質性推動作用,缺乏創新性和實用性,學術價值較低。
在轉基因問題上,她僅憑個人想象和毫無根據的陰謀論,堅決反對轉基因技術,與全球科學界的共識背道而馳。近70年來,十幾萬篇SCR實驗論文都支持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可顧秀林卻對這些科學研究成果置若罔聞,一味傳播來自國外地攤文學的陰謀論謠言。她甚至連基本的學術網站都不會使用,根本不具備科學研究應有的能力和態度。
顧秀林還長期詆譭袁隆平院士及其家人,其行徑令人髮指。
只因袁隆平院士的兒子袁定陽、袁定江以及兒媳婦投身轉基因技術研究領域,並在隆平高科擔任重要職務,積極推動轉基因國產種子的研發與推廣,甚至將相關成果出口到了國外 ,顧秀林便藉此對袁隆平院士展開了毫無底線的攻擊。
她公然將袁隆平稱爲“逆賊”“老賊”“米賊”,宣稱袁隆平在爲“轉基因水稻快速商業化滾地雷”,還在極端反轉網站的專欄中發文,把袁隆平視作“政治需要”的產物,是“老棺材瓢子”,更瘋狂叫囂要“將袁隆平滿腦袋的燈泡擰下來”。她秉持着“階級鬥爭爲綱”的極端思維,但凡支持轉基因技術的,無論是英雄模範、科學家,還是政府機構工作人員,都被她列入詆譭謾罵的名單,完全喪失了理性與客觀。
袁隆平院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使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爲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心懷“禾下乘涼夢”與“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將畢生心血都傾注在稻田之中,解決了無數人的溫飽問題 ,是當之無愧的科技界領袖人物與勞動節楷模,理應受到全社會的敬重與愛戴。
顧秀林身爲雲南財經大學特聘教授,本應在學術領域潛心鑽研、傳播知識,可她卻罔顧事實,僅憑個人偏見肆意攻擊袁隆平院士這樣的科學巨匠,這不僅嚴重傷害了袁隆平院士及其家人的感情,也刺痛了廣大尊重科學、敬仰袁老的民衆的心,更是對科學精神和社會公序良俗的嚴重踐踏。她把科學問題無端政治化,煽動民意,誤導大衆對科學技術的正確認知,其行爲嚴重干擾了科學知識的正常傳播,與國家積極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國策背道而馳。
從顧秀林長期詆譭袁隆平院士這一事件來看,她嚴重損害了雲南財經大學的聲譽。
一所大學的聲譽建立在嚴謹的學術氛圍、師生良好的道德素養以及積極正面的社會形象之上。顧秀林詆譭袁隆平院士一家的惡劣行徑,會讓外界質疑雲南財經大學對教師的管理與監督能力,懷疑學校的學術導向是否正確,進而降低學校在社會上的認可度和公信力,對學校的招生、人才引進、對外合作等方面都將產生極爲不利的影響。
袁隆平院士的功績不容置疑和詆譭,雲南財經大學應當重視顧秀林的不當行爲,及時採取措施予以糾正和處理,避免學校聲譽進一步受損,同時維護科學尊嚴和社會公序良俗。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樣一位學術能力差勁、觀點陳舊錯誤、與主流學術界相悖的人,竟然能被雲南財經大學特聘爲教授。這不僅讓人對特聘教授這一崗位的選拔標準產生質疑,也損害了貴學校的學術聲譽。
特聘教授本應是在學術上有突出成就、能引領學科發展的傑出人才,而顧秀林顯然無法擔當此重任。她的存在,是對學術資源的浪費,也誤導了學生和公衆對科學和學術研究的正確認知,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倘若繼續縱容顧秀林在雲南財經大學特聘教授的崗位上肆意妄爲、指手畫腳,無疑會給貴校聲譽帶來多方面的嚴重損害。
(作者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