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約2025春招:聚焦就業新態勢 助力產業新飛躍
中人社傳媒記者 鄧宇 曾鶴羣 實習生 喻媛 王藝璇
春節假期剛過,三湘大地迅速開啓促進人才供需對接的火熱模式。走進各類招聘會現場,求職者滿懷憧憬與招聘負責人熱切交流,眼神中閃爍着對理想工作的期待;參會企業紛紛亮出誠意,提供優質崗位和誘人待遇,精心挑選匹配的人才。傳統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在招聘需求上有何不同?青年求職者擇業時表現出哪些新思路?校企雙方都採取哪些新舉措助力畢業生就業?本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場招聘活動,試圖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製造業加速回暖 援企招工保生產
開年以來,全省製造業在政策刺激與市場需求雙重因素推動下加快復甦。多家重點製造業企業眼下正以滿血狀態搶抓訂單生產,同時積極佈局人才引進與培養工作,爲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產業轉型 人才“量”“質”雙求
今年一季度,長沙經開區共有143家企業提供668個職位,累計招聘1.76萬人。從崗位類別看,研發技術人才需求1640餘人,經營管理人才需求950餘人,大學畢業生需求1770餘人,技能人才(普工)需求1.32餘萬人。
在山河智能總裝車間,16條智能化產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生產的智能化挖掘機、鑽機等綠色智慧礦山成套裝備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裝備助力。企業人力資源總監肖偉表示,因企業轉型升級需要,今年對無人化和智能化產品開發領域的人才有更強烈的需求。
“隨着客戶對產品質量要求不斷提高,以及國內外市場穩步增長,我們對一線工人的需求量持續增大。同時,產線自動化比例提升對他們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聯重科總部僱主品牌主管楊茜玉介紹,“現代車間與傳統車間不同,焊工崗位不僅要掌握手工焊,還要學會操作機器人焊接。對於新招進來的普工,我們會組織他們參加技能培訓,儘快掌握自動化操作技術。”
記者獲悉,自2月6日起,長沙經開區陸續開展“新春招聘月”系列活動,鋪排招聘活動22期,爲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更高質量的全球高端裝備製造業基地提供強有力支撐。
送崗上門 就業不去遠方
“現在‘家門口’就有世界500強企業,薪資待遇和珠三角同地區差距不到20%,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今年不打算外出打工了。”2月15日,長沙市望城區“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現場,比亞迪電子、戴卡科技、京邦達等150家企業提供近7000個就業崗位,其中智能終端等領域重點崗位年薪最高可達50萬元。
“有智能化技術背景的複合型人才特別搶手。”湖南辰賢自動化設備負責人蔣志蓮表示,“剛纔那位應聘者既有專業技術,又有管理經驗,與崗位需求高度匹配,我們已經達成初步意向。”
望城區人力資源開發和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劉飛瀑介紹,該區主動對接區內用工需求大的重點企業,與17家勞務協作單位點對點聯繫,區就業指導員、人社工作人員針對重點羣體提供“一對一”專項服務,提振企業招工信心,提高招聘入職效率。
接下來,望城區將發揮“區人力資源市場+零工市場+就業微市場”三級平臺優勢,線上線下舉辦18場專場招聘會。其中,線下招聘會14場,將崗位投遞到羣衆“家門口”;線上招聘會4場,幫助供需雙方“一鍵”直達。
新興產業站風口 人才需求“春潮”涌
春節過後,湘江新區集中開工53個重大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亟需大量技術研發與生產人才;位於開福區的馬欄山動漫影視大廈即將竣工驗收,將是全省最大的動漫影視遊戲總部基地,可容納50家與動漫遊戲產業相關的公司入駐形成產業閉環……近年來,新興產業動能在湖南加速釋放,帶動行業人才需求強勁增長。
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爲求職者帶來了新機遇,不僅企業提供的崗位大幅增加,薪資待遇也有顯著提升。2月14日,長沙縣“春風行動”星朝汽車專場招聘活動發佈3000多個崗位,技工崗位月最高收入1萬元。在當下最火爆的人工智能領域,算法工程師崗位月薪普遍破萬元,部分高端人才年薪可達數十萬元。
連日來,湖南微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參與7場招聘活動且收穫頗豐。“生物信息工程師、計算機工程師、科研設計人員、科研助理等崗位今年均面向應屆畢業生開放。”企業人事專員周實睿表示,公司在招聘過程中比較看重求職者是否具備生物類專業背景,同時希望他們對科研抱有濃厚興趣。
記者注意到,新興產業企業普遍注重創新和技術研發,對求職者的工作適應能力和持續學習能力提出了新挑戰。爲實現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我省去年發佈《湖南省高等院校學科專業優化實施方案》,明確實施支撐主導產業學科(專業羣)建設計劃,在本科高校建設150個左右優勢學科,在高職院校建設20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羣,支持引導其他學校同類學科專業資源向優勢學科、高水平專業羣聚集。
2023年2月,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專業集羣+產業鏈”的專業佈局生態系統,緊貼製造業產業轉型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成立新能源裝備學院,打造以新能源汽車技術爲核心,新能源裝備技術和新能源材料爲骨幹專業的專業羣。寧德時代邦普循環、理想汽車等企業紛紛來校開設“定向班”,可滿足200多名學生定向就業。由於專業設置與產業高度關聯,三一職院近3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龐昌偉指出,高校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對適應產業變革發展需求至關重要,要主動將個人專業選擇向新質生產力領域傾斜,通過系統學習與實踐鍛鍊,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與創新方法,爲投身新質生產力發展浪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築牢堅實的知識與技能基礎。高校應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幫助在校大學生充分掌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態勢,並結合辦學特色和辦學定位吸引相關企業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此外,組織開展多場畢業生雙選會,做好訪企拓崗工作,爲青年人才拓展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資源。
畢業生擇業新變 留湘來湘正當時
春招既是人才求職的高峰期,也是企業招聘的黃金期。記者走訪瞭解到,不少受訪畢業生都十分看重崗位發展前景,留湘來湘趨勢較往年亦更加明顯。
轉變風向 前景躋身關鍵考量
薪資待遇如何、工作是否穩定,是求職者以往普遍關注的問題。不過隨着00後畢業生陸續進入春招市場,他們中有不少人都將崗位發展前景擺在突出位置。
“我學的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想找一份可以更好提升技能、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即將從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本科畢業的黃同學告訴記者,他去年秋招期間其實已經拿到了Offer,但實習過程中發現長期出差和重複勞動與當初的預期有一定差距。他希望從職場中學到相關知識技能,積累工作經驗與資源,以便將來自主創業。
黃同學的選擇並非個例。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謝同學求職主要瞄準文職、管理類崗位,在她看來,只要崗位有上升空間,“工資暫時低一點沒關係,可以接受必要的加班”。
“作爲一名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經驗非常寶貴。希望公司有比較完善的培養體系,讓我真正可以在工作中學到東西。”湘潭大學機械專業的唐同學也有明確的求職目標。
記者隨機採訪多位大學生,他們均表示提供學習與成長機會是評估崗位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我們有部分崗位特別歡迎年輕人加入。即便此前沒有相關從業經歷,但只要肯學肯幹,我們都願意培養。” 湖南柏躍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專員高女士說。
人才迴流 留湘來湘熱情高漲
“我家是四川眉山的,想留在長沙工作,父母也很支持。”再過幾天,湖南師範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碩士畢業生李同學就要前往長沙某新媒體營銷公司實習了。從去年秋招到現在,她累計投了四五十份簡歷,很看好星城的媒體工作環境,希望畢業前能轉正留下來。
湖南信息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岳陽籍畢業生楊同學告訴記者,雖然從事配音工作和個人專業非常契合,但綜合考慮廣州的生活成本和未來的職業規劃,她決心回湖南求職。“長沙是一座幸福感很高的城市,對經驗相對匱乏的年輕人很包容,我想在這裡找一份專業對口且穩定性強的工作。”
在岳陽市“春風行動”招聘會現場,中國航髮長江公司發佈的密封數智研發、黑燈工廠等轉型項目吸引衆多求職者駐足。去年入職的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史明智現場當起了“引才大使”:“無論工作穩定性還是成長空間,中國航髮長江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與高校共建‘預研實驗室’,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核心技術。”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何雨波表示,公司將爲技術骨幹提供“五險二金+雙補”組合福利。
記者留意到,我省近日發佈了《關於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留湘來湘 推進年輕人友好省份建設的若干措施》,從5個方面對留湘來湘發展的青年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不僅降低了青年人才在湘就業創業的成本與風險,也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機制和發展生態,爲青年人才的成長與進步提供了肥沃土壤。
校企“聯姻”鋪就青年就業“高速路”
今年“春風行動”期間,全省技工院校與用人單位更加緊密對接,通過“訂單式”培養促進青年羣體高質量充分就業。
“我們將與企業共建校企實訓基地,開辦‘校中廠”“廠中校’,打造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春節前夕,衡陽技師學院黨委書記肖春林帶隊前往湖南朝陽電機泵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訪企拓崗活動。
在參觀完企業鑄造、焊接等生產車間後,肖春林與公司負責人敲定合作大體框架,計劃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開辦定向培養班;根據企業短期用工需求,安排即將畢業的優秀學生下企業實習,經考覈後擇優錄用;與企業共建校企師資隊伍,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長效機制。
“我們和學院開展校企合作的意願強烈。”朝陽電機董事長李映紅與參會人員圍繞校企合作深入研討,達成教師下企業培訓、舉辦專場招聘會及設立企業獎助學金等合作意向。
近年來,衡陽技師學院立足服務當地經濟建設,與本地多家知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以訂單班爲模式開展多維度合作,幫助學生高質量就業。截至目前,學院已爲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中聯重科等省內名優企業輸送2000多人,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以上。
“實習期6個月,通過考覈就能轉正。”春節假期剛過,湖南航空技師學院消防工程技術專業2022級學生鄭瑀已經回到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隊實習。
湖南航空技師學院與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隊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雙方商定共同建設一個微信羣、一間合作辦學辦公室、每月召開一次碰頭會、每月發佈一期消防簡報、在學院建設一處校內實訓室、在經開區消防站建設一個消防實訓基地。同時,對建立就業信息平臺、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開展針對性就業技能培訓等予以明確。此外,共同申報《校隊合作共建消防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的研究與實踐》課題。
爲提升消防工程技術專業教師整體素質,湖南航空技師學院在教師篩選機制中着重強調教學能力、綜合素質、文化知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目前,該專業共有教師12人,其中研究生學歷5人、全國技術能手1人、獲得消防部隊一等功1人。
“合作辦學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就業率,如消防專業基本可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湖南航空技師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春風行動”期間將組織學生與企業參加雙選會,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空間,與人社等部門共同推進“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