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懷遠:春耕春管中的“科技處方”助力農業飛躍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當下,正值春耕備耕與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安徽省懷遠縣藉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緊抓農時,高效推動春耕春管工作,促使農業發展實現從傳統“看天吃飯”到精準“知天而作”的重大轉變。
在位於懷遠縣的安徽省農墾集團龍亢農場智慧農業示範田,農田物聯網設備正持續、精準地收集土壤溼度、溫度、養分含量等數據。這些數據通過傳感器迅速、準確地傳至數據中心,經大數據深度分析後,爲農戶生成科學的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建議。
“我們在全場2.6萬畝土地上全面部署了墒情、土壤養分、病蟲害、苗情等監測系統,構建起完善的智慧農業種植網絡。該網絡能夠精準採集各類農業生產信息,再結合氣象預測與歷史數據,由數據中心分析並實時生成‘春耕處方’,農戶對於何時施肥打藥一目瞭然,真正實現從‘經驗種地’向科學種地的轉變。”龍亢農場農業一場場長徐仲偉介紹道。
苗情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測小麥的病蟲草害狀況,快速、準確地識別病蟲害種類與發生範圍。與此同時,搭載北斗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大顯身手,農民僅需輕點操作屏幕,就能精準完成農藥和化肥的噴灑作業。無人植保機操作機手丁雲峰表示,依據智慧農業監測系統反饋的信息開展施肥用藥,化肥農藥使用量相較於傳統方式減少約20%,且防治效果更爲理想。
從往昔的“人拉牛耕”邁向如今的“雲端種地”,從被動的“看天吃飯”轉變爲主動的“知天而作”,物聯網、人工智能與農業機械的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智慧春耕”新畫卷,爲糧食豐產豐收注入全新動能。
近年來,懷遠縣持續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成功打造多個農業生產基地。藉助數字化感知、精準化作業等技術手段,實現了農業生產的節本增效,收穫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展望未來,懷遠縣將進一步加大智慧農業的推廣應用力度,持續擴大智慧農業生產規模,提升生產質量,築牢糧食豐產根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邁向新高度。(楊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