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藥局「加價50%賣」 藥師嘆:只賺10元還被罵
一名網友抱怨,在鄉下買成藥,一算竟比連鎖大藥局貴了50%左右,引起討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鄉下資源較少,交通問題除了生活較爲不方便外,更重要的是會導致物價偏高。一名網友抱怨,他在鄉下藥局買成藥,發現1盒8顆就要170元,但連鎖大藥局售價爲1盒24顆330元,酸起來鄉下藥局相當於加價逾50%在賣,讓他超傻眼,但有在鄉下開設藥局的藥師解釋,該款藥品中盤商給的進貨價就是160元,無奈說「賺10元還要被X杯,人生好難」。
一名網友近日在Threads表示,在鄉下的小藥局買成藥,回家路上感覺怪怪的,一看發票才發現1盒8顆要價170元,但在連鎖大藥局買相同的藥,1盒24顆只要330元,若要在鄉下買到相同的量,價格會高達510元,相當於加價54%左右在賣,讓他傻眼喊「我快昏倒了」。
貼文上線後引起討論,雖然也有網友喊貴,但更多人反駁「其實170只是建議售價」、「大盒裝本來就會比小盒裝便宜啊,畢竟一次要買比較大量」、「鄉下地方有地方買藥就很感恩了好嗎」、「偏鄉醫療不容易,而且他其實沒坑你,那是建議售價」、「便利商店的東西也比大賣場貴,但因爲方便你還是會去買,同個道理」。
在鄉下開設藥局的瓦特藥師也留言說,偏遠地區光是運費就比市區更高,以他自己爲例,中盤商給的價格就是160元,因此他賣170元其實只賺10元而已,而且還要冒着東西擺到過期虧錢的風險,「你以爲賣170我們能抽多少?賺10元還要被X杯,人生好難」。
瓦特藥師更在臉書發文解釋,有一些廣告打很大的藥品,因爲知名度高到輾壓其他同成分、同劑量的藥品,所以廠商對於銷售有信心,對於價格管控會較嚴格,如各大感冒液近年價格都是中盤商17至19元、末端售價22元,扣掉消費稅代表利潤只有2元左右,藥局根本賺不到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