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論壇 陸學者:軍事合作對因應臺灣問題有多維戰略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員王英津近日在北京出席香山論壇,期間也就臺灣問題對媒體發表看法。記者陳政錄/攝影
大陸藉由北京香山論壇,強化與各國軍事對話、合作,大陸防長董軍更對臺灣問題強調「挫敗外部武力干涉」,北京涉臺學者王英津今天說,提及臺灣是基於歷史、國際和兩岸現實情勢作出的必要表態,對臺獨和外部干涉的嚴正警告。同時,大陸在香山論壇框架下強化與各國軍事合作,對因應臺灣問題具有多維戰略價值。
香山論壇17到19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員王英津也以學者身分參會,期間就兩岸相關議題對媒體發表看法。
對於去年董軍在香山論壇開幕式致詞未直接提及臺灣,今年則明確強調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相關立場。王英津說,這與今年特殊的歷史節點以及當前國際、兩岸情勢密切相關:
一是基於特殊歷史節點的考量。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臺灣光復80週年」。在這一特殊時刻,強調臺灣迴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歷史和政治意義。強調這一點,是以史爲鑑,向世界表明中國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的堅定決心,讓國際社會更加清楚認識到「臺獨」分裂與外部干涉是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破壞。
二是應對當前國際形勢的需要。美國爲了維護其霸權地位,不斷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將臺灣作爲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今年以來,美西方不斷加強與臺灣的軍事、政治勾連,一些外國政客頻繁竄訪臺灣並發表不當政治言論。在此背景下,董軍在今年香山論壇上特別提及臺灣問題,是向國際社會進一步表明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底線和紅線,警告外部勢力不要干涉中國內政。
三是迴應兩岸情勢發展的要求。近年來,民進黨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嚴重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加劇臺海地區局勢緊張。董軍在今年香山論壇上強調解放軍絕不允許任何「臺獨」分裂圖謀得逞,隨時準備挫敗任何外部武力干涉,是對「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的嚴正警告,彰顯了中國大陸堅決捍衛國家統一的意志、決心和能力。總之,董軍在今年香山論壇上特別提及臺灣問題,是基於歷史、國際和兩岸現實情勢作出的必要表態。
王英津直言,在中國抗戰勝利80週年背景下強調「挫敗任何外部武力干涉」,這一表述的核心指向是美國及其個別盟友。近年來,美國對臺軍售規模屢創新高,美軍頻繁派遣艦機穿越臺灣海峽,試圖以「切香腸」方式虛化「一箇中國原則」。
他表示,美國在臺協會(AIT)近期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不僅直接挑戰了一箇中國原則,也挑戰了二戰後的現存國際秩序。另外,美國個別盟友不斷強化與美國的協同行動。例如,日本在近幾年《防衛白皮書》中不斷將臺海局勢與日本安全直接掛鉤,並計劃部署針對中國的反艦導彈系統。澳洲則通過「澳英美聯盟」(AUKUS)機制,試圖將核潛艇技術擴散至印太地區,形成對中國大陸的軍事包圍圈。這些動作在本質上對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構成嚴峻挑戰。
王英津說,董軍的表態核心邏輯是,通過歷史法理的權威闡釋構建國際涉臺正確認知,依託軍事現代化成果形成戰略威懾,藉助多邊外交網絡爭取國際社會支持,最終實現「以鬥爭求和平」的戰略目標。
另,就此次香山論壇主題爲「共護國際秩序 共促和平發展」,在臺灣問題上,王英津認爲,大陸在香山論壇框架下強化與各國軍事合作,對因應臺灣問題具有多維戰略價值,這既是對歷史邏輯的延續,也是對現實挑戰的主動迴應。
他認爲,從抗戰勝利80週年的特殊背景出發,結合《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文件的法理支撐,將反對外部勢力插手臺灣問題置於維護戰後國際秩序框架下來敘事。這種安排不僅是中國大陸反對「臺獨」、維護國家主權的必要手段,更是捍衛戰後國際秩序的關鍵佈局。
王英津指出,通過軍事合作,讓與會各國代表深刻認識到,「中國解決臺灣問題」與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維護戰後國際秩序、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是一脈相承的。任何試圖否定「臺灣歸屬中國」的行爲,都是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公然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