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傳遞出“創新浦東”的時代答卷!2025年浦東新區科技節開幕
一場橫跨各個年齡圈層,融合科普+科創+產業鏈條的盛大科技嘉年華在浦東拉開帷幕。5月19日下午, 在“科創‘浦’新篇,開放‘贏’未來——2025 年浦東新區科技節開幕式”上,一系列推動構建“開放協同、全鏈賦能”發展格局的重磅舉措陸續發佈,爲浦東打造開放創新首選地提供戰略支撐。
作爲浦東新區年度標誌性活動之一,這場科技盛會,既是對浦東科創科普成果的集中檢閱,更是向全球發出的“開放創新邀請函”。站在“十四五”向“十五五”跨越的關鍵節點,浦東將以GOI生態擴容、大科學設施開放、青年創業扶持、科普體系升級爲抓手,持續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爲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更強“浦東動力”,爲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實“浦東方案”。
市政府副秘書長、區委副書記、區長吳金城,中國工程院院士、區科協主席丁健,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國,副區長李慧等出席開幕式。
GOI生態擴容與大科學設施開放形成“雙輪驅動”
浦東新區始終將科創策源功能置於核心地位,全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打通從“實驗室”到“產業鏈”的全週期賦能通道。開幕式上介紹了浦東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與創新生態積澱:
截至目前,浦東集聚了3個國家實驗室(基地)、14 個大科學設施(項目),在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以“九章”“祖沖之號”爲代表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
浦東“科創+產業”同頻共振 ,實現了從“策源高地”向“產業高峰”的能級躍升。科技創新已成爲浦東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引領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躍升,爲全國產業升級提供了“浦東樣本”。
如三大先導產業釋放強勁發展勢能:C919大飛機實現規模化商業運營;“愛達・魔都號”郵輪全球首航,彰顯浦東在高端製造領域的國際競爭力;17個一類新藥相繼上市、全球首個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開源社區落地張江,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大關。全區高新技術企業超 500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達51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萬億。
在浦東,通過開放式創新、營造的“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吸引了更多的創新個體加入。作爲浦東開放創新的“金字招牌”,開幕式現場宣佈,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計劃(GOI)再迎重磅升級,拜耳、輝瑞、索尼等新一批5家國際領軍企業加入。
據悉,自2021年浦東提出GOI計劃以來,GOI成員突破100家、賦能企業超6000家的 “生態矩陣”正式成型,GOI累計推動3600家企業技術突破、吸引投資超54億元,成爲全球創新網絡的“浦東樞紐”,爲浦東創新生態構建和產業高地崛起貢獻源源不斷的力量。
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開放共享領域,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7家大科學設施單位也響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進一步面向企業開放共享倡議”,將聚焦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領域聯合攻關技術難題,強化人才配套保障與科普功能拓展夯實創新生態根基,形成覆蓋“需求對接—科研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育—科普傳播”的全鏈條開放共享機制。
GOI生態擴容與大科學設施開放形成“雙輪驅動”,既集聚全球創新要素,又推動“國之重器”深度服務產業創新,共同在浦東構建起“開放協同、全鏈賦能”的發展格局。
讓千萬市民共享科技創新“紅利”
作爲浦東青少年科創領域的“最高榮譽”,“浦東小院士”頒獎儀式成爲科技節上傳承科技創新精神的重要篇章。當天現場,第16屆5名“小院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手中接過證書,這一持續20餘年的品牌項目累計培育93名“小院士”、148名提名者,成爲青少年科技創新的“育苗工程”。丁健院士在寄語中鼓勵青少年投身科學探索,期許浦東未來涌現更多從創新實踐中成長起來的科技追光者。
科創事業需要更多青年人才投身科技創新、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在浦東開發開放35週年的重要節點,“青年友好型”創新生態建設迎來實質性突破。《浦東新區關於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措施》的推出爲青年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啓動、全週期護航”的成長平臺。
現場,首批5個青年科創項目入駐創新創業新空間,這些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項目,將在浦東這片“創新試驗田”上開啓從創意到產業的躍遷之旅。
科普全域普惠,實現科學普及“鋪天蓋地”,將讓千萬市民共享科技創新“紅利”。當天,10家單位上臺共同發佈“2025 年浦東新區科技節品牌系列活動”,涵蓋“北斗衛星揭秘 ”科普講堂、國際生物多樣性巡展、農民科技節等多元場景,以“進學校、進社區、進院所”的“三進”模式,構建“全域聚力,全民參與”科普服務網絡。
據悉,本屆科技節圍繞“產業、科創、科普”融合發展主脈絡,舉辦10多項區級重點科普活動、千餘項基層科普系列活動。多個重量級內容,深入羣衆,通過沉浸式呈現,集中展示浦東在科技創新策源、開放生態構建、青年人才引育、科普普惠民生等領域的突破性實踐,向全球傳遞出“創新浦東”的時代答卷。
(來源:浦東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