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路上,感受脈動中國|社火道具“舞”動南北 鄉村路網“鏈”起振興圖景

編者按:道路通,百業興。以“四好農村路”爲代表的農村公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連接萬里河山,爲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客流物流,帶動鄉村整體面貌發生鉅變,成爲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興路。央廣網特別推出《鄉路上,感受脈動中國》系列報道,沿着“四好農村路”,訪村落、進田園、看產業,探尋鄉土文脈,縱觀發展變遷,與您一起感受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央廣網許昌3月13日消息 春日的晨光裡,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霍莊村的快遞點門前,成堆的紙箱摞得比人還高。快遞員尤忠平弓着腰,將一箱社火道具搬上快遞車。“六七年了,以前路不好,快遞得拉到鎮上,現在村裡直接設點!”他抹了把汗笑道,“路順了,訂單也順了。”

順着尤忠平身後的水泥路望去,霍莊村鱗次櫛比的社火道具店鋪沿街排開,空氣裡飄着淡淡油漆味道。在“龍騰戲具”店裡,負責人霍瑞婷正摩挲着一隻新設計的鎏金獅頭。“祖上就開始做社火,可那會兒得趕着車去外地擺攤。”她將獅頭舉向窗外,陽光在獅瞳的玻璃球上折射出光斑,“現在‘三通一達’都進村,南方訂單佔了一半。”

貨架上,威猛的北獅與華麗的南獅並肩而立,紅綢纏繞的鼓槌與繡花戲服擠滿角落,見證着傳統手藝的現代蛻變。社火製作這門老手藝,不僅是當地人的營生方式,更成爲鄉村特色產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產品遠銷全國。“全國只要辦社火,都離不了我們村!”霍瑞婷語氣裡透着自豪。她一邊說着,一邊麻利地將一件件社火道具塞進快遞箱,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距霍莊村不遠的“桃花源路”旁,森海自然農場初露雛形。在農場負責人王浩的想象中,這裡將成爲一個融合田園風光與數字經濟的“治癒系”空間:主播可以舉着手機追拍一隻啃草根的羊駝,鏡頭裡羊駝憨態可掬,背景是綠意盎然的草地和悠閒漫步的梅花鹿。“家人們看!這就是我們農場的‘摸魚搭子’!”笑聲驚飛了樹梢的麻雀。

王浩蹲在尚未完工的竹籬笆旁,抓起一把土搓了搓。“去年帶主播來團建,五六十號人在農場遊玩,感覺很治癒。”他告訴記者,公司的主播大多來自農村,很能吃苦,但長時間蜷縮在五六平方米的直播間裡,一播就是6小時甚至10小時,非常辛苦。

他望着遠處正在裝修的直播房,幾隻梅花鹿從腳手架旁悠然走過。“這裡交通很方便,遊客和主播們騎電動車十幾分鍾就能到這裡。”王浩笑着說,“將來這裡既是直播間,又是露營地。主播可以隨時切換田園場景,遊客來了還能喂鹿、看風景。其實,無論是文旅還是直播,很多時候都是在提供一種情緒價值,心情不好時看看綠色,累了時看看風景,也許心情瞬間就好了。”

路,成了霍莊人與外界的紐帶。尤忠平的快遞車每天碾過霍莊村的水泥路,把威風獅頭送往遠方;王浩的主播們騎着電瓶車掠過“桃花源路”,把田園的治癒感送進屏幕;而霍瑞婷的祖傳手藝,正沿着這些縱橫的脈絡,舞進一個更廣闊的春天。

監製:陶玉德

統籌:彭華 李紅笛

記者:張羲輪

鳴謝:許昌市建安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