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成就 共同繁榮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週年。75年來,中俄兩國關係走過不平凡的道路,取得巨大成果。2025年,面對動盪變革的世界格局,中俄關系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凸顯出成熟、穩定、自主、堅韌的特質。站在新起點,中俄友好基礎牢固、前景廣闊,將繼續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政治上高度互信。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戰略引領下,中俄關系日益成熟、堅韌、穩定,雙方政治互信不斷深化,戰略協作更加緊密,務實合作和人文交流持續深化,有力維護了雙方的共同利益。兩國元首戰略溝通,將繼續引領中俄關系在百年變局中堅毅前行,爲深化兩國全方位戰略協作作出戰略規劃和全面部署。
戰略上守望相助。中俄互爲最大鄰國,都是世界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對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負有特殊責任。中俄戰略協作守望相助,樹立了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雙方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立場高度一致,在聯合國、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平臺的合作卓有成效,引領“全球南方”團結振興,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事實再次證明,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俄組合”始終是維護全球戰略穩定與和平發展的中流砥柱。
合作上互利共贏。中俄務實合作碩果累累,彰顯雙邊關係的含金量。2024年兩國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增長1.9%,中國連續15年保持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俄羅斯是中國原油、天然氣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中國成爲俄羅斯第一大機電產品、汽車進口來源國。兩國東線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雙邊貿易本幣結算超過95%。中俄務實合作韌性強、潛力足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未來,兩國在新材料、綠色發展、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有合作空間,在跨境電商、服務貿易、海外倉等新業態上有合作潛力。
文化上民心相近。雙方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舉辦數百項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讓兩國人民領略彼此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年的“歡度春節”活動火遍莫斯科大街小巷,“漢語熱”在全俄持續升溫,中國來俄留學人員超過6萬人、雙方遊客數量超過300萬人……兩國關係內生動力越發強勁,世代友好的社會民意基礎持續鞏固。未來,雙方將積極拓展教育、媒體、智庫、青年、體育、旅遊、電影等領域合作,密切地方往來,促進民心相通,加強文明互鑑,爲兩國人民的相知相親、中俄友誼的薪火相傳奠定更加堅實的社會基礎。
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俄兩國的發展戰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長遠的。普京總統也明確表示,發展對華關係是俄方着眼長遠作出的戰略選擇,絕非權宜之計,不受一時一事影響,不受外部因素干擾。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兩國在元首戰略引領下不斷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完全符合歷史發展邏輯,相互成就、共同繁榮的內生動力不會減退。(作者:郭言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