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着力推動創新藥國內支付端擴容 藥物出海授權帶動行業向好發展

多家創新藥企業日前陸續發佈2024年報,大部分公司實現扭虧爲盈或大幅減虧,特別是創新藥龍頭均實現扭虧,國產創新藥有望步入收穫期。

近期有關集採優化、藥品試驗數據保護等政策引發業內熱議,政策支持創新藥的基調明確,同時創新藥行業業績向好,疊加2025年或成爲出海授權的大年,創新藥板塊迎來多重利好,從政策、業績、催化多個角度持續看好國產創新藥板塊行情。

從政策來看,日前《集採政策優化意見稿》在業內流傳,對集採品種、報量規則、報價規則、支付標準等方面均進行了優化。如在集採品種上,競爭不充分的品種不納入集採,利好獨家品種、難仿品種、窄治療窗口藥品;在報量規則上,提出“帶品牌報量”,不再需要通過降價獲得更多的報量,利好存量市佔率較高、銷售能力較強的仿製藥龍頭企業。整體來看,政策優化了此前“唯低價”中標的現象,有利於保護創新藥合理的利潤空間。同時,《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實施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也於近日發佈,可以一定程度延長創新藥、改良藥、首仿藥的生命週期,還有望促進境外創新藥加速國內申報上市。

此外,今年有望出臺丙類目錄,商保政策、醫保談判或進一步超預期。醫保局着力促進創新藥國內支付端擴容,真正有臨牀價值的創新品種有望快速脫穎而出,體現對真創新、高水平創新的支持。

從業績來看,當前A股與H股核心生物科技公司收入保持高增長,虧損逐漸減少,行業有望迎來盈虧平衡點。近年來,創新藥成爲仿創結合藥企的核心增長動力,大藥企收入逐步由創新藥驅動,而開啓商業化的生物科技公司產品進入醫保開始放量,業績還處於加速期,2025年板塊業績或不斷向好。

從行業催化來看,中國創新藥國際競爭力提升已成爲共識,年初以來已有多家跨國藥企的授權事件,下半年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潛在大品種授權尚未開始,2025年或成爲創新藥授權大年。同時,4-5月的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以及各大疾病領域的會議上均有重磅數據更新,或進一步提振板塊行情。

從投資角度來看,2025年國產創新藥板塊行情值得關注。能夠擺脫仿製藥集採影響,以創新藥驅動增長,同時管線質量較好的大藥企有望脫穎而出,豐厚的資金實力能使其通過收購、授權合作、自研多種途徑快速增厚管線。此外,依託重磅產品或平臺走向全球市場的頭部生物科技公司,以及易受市場催化、基本面趨勢向好的中小公司也有望產生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