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糉沒標豬肉來源、肉糉店忘投保 2業者端午節前遭開罰

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共同執行稽查專案,包括「糉子製造業稽查」及「販售業稽查暨應景食品抽驗」等2項,分別查覈76家和248家。(圖/食藥署)

端午節將近,食藥署與地方政府攜手稽查全臺76家業者,結果發現2家業者違規,包括臺北市「雙福肉糉行」未續投保產品責任險,以及臺東地區農會附設農民購物中心「米食場」製售的香菇肉糉,成分標示沒有依照含量多寡,也未標示過敏原及豬肉原料產地,業者分別遭裁處3萬元。

下週就是端午佳節,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共同執行稽查專案,包括「糉子製造業稽查」及「販售業稽查暨應景食品抽驗」等2項,分別查覈76家和248家,查獲部分業者登錄資料不全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不符合規定等缺失,經限期改善後,皆複查合格。

不過在產品方面,「雙福肉糉行」未續投保產品責任險,違反《食安法》第13條規定,臺北市衛生局依法裁處3萬元;臺東地區農會附設農民購物中心「米食場」製售的香菇肉糉,外包裝標示不符規定,包括規定含量多寡沒有由高至低標示、未標示過敏原警語、未標示豬肉原料原產地,違反《食安法》,遭裁處3萬元。

另外,臺中市「容翊醬園有限公司」販售的脆玉蘿蔔,檢出防腐劑項目與外包裝標示不符,臺南市「俗俗的賣崇德店」酸菜心檢出防腐劑,但外包裝未標示,2家業者都違反《食安法》遭裁處4萬元;雲林縣「品冠商行」豆乾產品檢出過氧化氫,依規定爲不得檢出,違反《食安法》第18條開罰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