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委會抽驗30種臘味 全部高鈉

入冬後,臘味食品在大陸和香港走俏。圖爲四川成都錦江區東玉龍街上一家餐館屋頂的香腸和臘肉。中新社資料照

入冬香港人要吃臘味,香港政府轄下食物安全中心,檢測市面上百多種臘味,只有兩個未過關。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三十款預先包裝及非預先包裝臘腸樣本,發現全部樣本均屬高鈉,逾八成屬高糖。

香港人入冬喜吃臘味,除炒菜外還特別骲愛吃臘味煲仔飯。香港人吃的臘味,主要有臘腸、膶腸、臘鴨及臘肉,其產品來自外地,也有本地加工。

香港政府食物環境衞生署下屬食物安全中心14日公佈,最近完成一項有關臘味的時令食品調查結果,在163個樣本中,除兩個樣本的鈉含量與其營養標籤上的標示值不符,其餘樣本全部通過檢測。中心早前已公佈有關違規事項,有關商戶亦已停售受影響批次的產品。如有足夠證據,中心會提出檢控。

香港食安中心發言人說,中心從不同零售商抽取不同種類的臘味樣本,進行化學和營養成分測試。香港食安中心的化學檢測,包括獸藥殘餘、金屬雜質、較常用於醃製食品的防腐劑、作爲常見環境污染物或可從食物接觸物料遷移的鄰苯二甲酸酯,以及製作過程可能使用的其他食物添加劑和不準添加於食物的染色料等。

食安中心發言人說,臘味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亞硝胺亦帶來潛在風險,部分臘味的鈉、糖和脂肪含量也較高,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加工肉類歸類爲「令人類致癌」。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也有抽查臘味,主要測試30款預先包裝及非預先包裝臘腸樣本,發現全部樣本均屬高鈉,逾8成屬高糖,其中八款描述有「瘦」字的臘腸樣本全屬高脂,含量最高的一款,比沒有聲稱「瘦」的樣本更高。

香港消委會還在六款非預先包裝樣本中,驗出香港及歐洲都禁止在食物中使用的致癌染色料,這些樣本分別購自灣仔「金源南北雜貨」、上環「生興臘味雜貨」、旺角「錦祥號臘味」、「金旺中西藥批發行」、堅拿道西「巨利醬園」及西營盤「三興隆臘味」,已經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食安中心迴應指,跟進這些產品時樣本檢測結果合格,符合法例要求。香港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認爲測試結果不同,可能因爲批次不同,但關鍵在於進口商及生產商有責任做好品質監控,確保產品不會含有已禁用的染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