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16日將首讀

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2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出,政府建議透過立法方式,設立同性伴侶登記機制。該局向香港立法會提交《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暫定7月11日就條例草案刊憲,16日首讀和開始二讀辯論。

香港終審法院法官於2023年9月一致裁定婚姻僅限於異性伴侶,但同一裁決也要求政府在「2年內」建立一個承認同性伴侶合法權利的「替代框架」。這項裁決來自於前民陣召集人岑子傑,於2023年就香港法律不承認同性伴侶關係提終極上訴。

明報報導,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2日提出設立登記機制,局方向香港立法會提交《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稱經仔細考慮終審法院的判決及議員的不同意見後,已作出合適平衡並擬訂建議的登記機制。

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於文件中表示,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部分議員認爲設立有關替代框架會衝擊香港現有婚姻制度及核心價值,爲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也有議員表示,設立替代框架以執行終院判決符合法治精神。

該局表示,在動議辯論及相關事務委員會會議中所表達的不同意見反映相關議題具爭議性,在社會上亦存在不同意見。

文件指出,對於社會可能會擔心登記制度會衝擊現行婚姻制度,影響香港家庭傳統和社會價值觀,但在《岑子傑案》中,終院判決已確認香港居民根據《基本法》及《人權法案》受憲法所保證和保障的婚姻憲法自由只限於異性婚姻,重申政府在擬訂相關替代框架時,已以謹慎的態度酌情作出平衡,爲登記機制設立適切條件,強調在登記的同性伴侶關係並不等同於婚姻關係。

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亦表示,已考慮香港的實際情況,包括香港現行的社會制度、家庭及傳統價值觀等,亦須考慮設立合適的登記條件,一方面切合實際情況和社會期望,同時保障登記人的權益及避免濫用。

《香港01日》前報導,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曾在3日討論相關事宜,民建聯、自由黨、工聯會等多個建制政黨的立法會議員均表達反對,斥責政府缺乏諮詢。

選委界議員謝偉俊形容,登記制的內容相對保守,其賦予同性伴侶的只是「最基本」權利,「法院行一步,政府先行半步」。

民建聯議員周浩鼎則表示,登記制度將直接動搖家庭核心價值以及社會制度,必須審慎處理。該制度鼓勵同性伴侶到海外結婚,他日必定牽涉領養小朋友等安排,出現出現「兩個爸爸兩個媽媽。」

香港終審法院法官2023年9月在一項裁決中要求港府,需在兩年內建立承認同性伴侶合法權利的「替代框架」。該裁決來自於前民陣召集人岑子傑於2023年就香港法律不承認同性伴侶關係提出的終極上訴。圖爲2025年5月30日,岑子傑因涉嫌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處四年零三個月有期徒刑,刑滿後返回住所。(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