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鋼鐵俠”一樣上天入地,這款杭州產穿戴式飛行器有望量產

在杭州西湖區雲棲小鎮的試飛場,一位“試飛員”全副武裝,酷似“鋼鐵俠”,它隨着一架穿戴式飛行器升至空中,在千米高空懸停。這一場景科幻感十足,將其照進現實的是杭州智元研究院。

杭州智元研究院研發的這款飛行器最大飛行高度超過1千米,續航時間在20分鐘以上,是全球首款基於三涵道構型的穿戴式單人飛行器,今年4月公開首飛,目前完成了超過上千架次飛行測試,並已獲得銷售訂單。

杭州智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婁斌近日告訴界面新聞,這款飛行器是飛行揹包中國際首創的一種構型,它的定位是智能化、安全和便捷,可藉助於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一鍵自主飛行。

穿戴上這款飛行器,從雲棲小鎮飛到西湖的楊公堤用時將不超過15分鐘,相比駕車幾乎縮短一半時間。

杭州智元研究院成立於2022年,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旗下二級單位,匯聚了國家級、省部級等衆多高層次人才。除了穿戴式飛行器,其出圈產品還包括智能外骨骼、四足機器人和助力牽引車。

婁斌告訴界面新聞,研究院致力於新域新質相關新裝備的探索,並且響應國家號召,把這些技術轉化爲普惠科技,服務更廣泛人羣的需求。

杭州智元研究院飛行器屬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大類,模塊化的零部件達到百餘個,其供應鏈主要集中於長三角和珠三角。

在婁斌看來,國內在eVTOL供應鏈上幾大核心城市各有特色,上海和深圳在eVTOL領域的商用化案例較多,杭州的優勢則在於人工智能和控制算法方面。

今年以來,杭州智元研究院的穿戴式飛行器等核心產品已在世界機器人大會、國際通信大會、重慶國際車展等展會亮相。婁斌透露,通過這些展會,杭州智元研究院認識到穿戴式飛行器的市場需求豐富,並考慮切入消防滅火、電網維修等具體應用場景,同時對飛行器做相應的提升改造。

婁斌對界面新聞稱,接下來,杭州智元研究院會加快研發速度,做好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儘快實現這款穿戴式飛行器產品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