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下週施政報告 再發消費券呼聲高 總商會反對

香港特首下週將發佈新年度施政報告,香港社會關注焦點在港府是否會再發消費券。圖爲2023年香港推出消費券後,一些商家順勢推出限時優惠吸引市民消費。(中新社)

香港特首將發佈新年度施政報告,香港社會關注焦點在港府是否重推消費券,多個政黨在最後時刻要求再派消費券,代表商界的香港總商會明言反對。

過去8年間,香港走過派現金、派消費券到什麼都不派的階段。2008/2009財政年度,香港港府以紓困民生爲由注資市民強積金戶口,其後改爲派發現金。最美時段是學習澳門直接派現金1萬元,其後不派現金電子消費券,港府號稱總計派出約2000億元(港幣,下同,約257.1億美元)後,過去兩年因財政緊絀,赤字高懸,就什麼都不派。

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在17日發佈,因應經濟持續低迷,賣地收入大減,財政年度料錄得數百億元財赤,派錢不現實,但派消費券仍有可能。這於是這個週末多個政黨提出有條件重推消費券,包括以抽獎方式或消費滿一定金額纔可使用等,其重要理由變成吸引香港人留港消費。

代表批發及零售界的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建議當局派發2000元電子消費券予香港合資格居民。只能在本地實體店消費,不接受網購。建議港府可仿效澳門做法,需消費一定金額後纔可使用消費券。在店鋪消費百元,纔可用20元電子消費券,一來可以有放大作用,派2000元的話,變相令人用1萬元的效果;二來可以配合不同的商界朋友可否給予多些優惠,把漣漪放大。

他又建議,當局可派發週五及六的30元電影票優惠,吸引市民在假期間留港消費。

香港經民聯主席盧偉國亦同意,可考慮派發消費券,但應附帶特定條件,相信市民會歡迎。他指香港本地餐飲零售消費模式改變,惟若有好的食肆及消遣地方,市民及遊客在盛事後都樂意前往吃消夜消費。盧認爲這類夜經濟食肆消遣地方不足,建議港府「拆牆鬆綁」,包括解決停車問題。

但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稱,消費券屬新冠疫情期間的「非常措施」,關乎現今港府財政狀況,不適宜再派發消費券。消費券並非提升消費意欲的長遠方法,港府要推動經濟須尋找問題根源,提出更長遠的措施。例如增加國際活動或幫助商戶消費轉型,令旅客赴港不只是打卡、追景點。

陳瑞娟反而建議,零售業界需爲顧客創造更多消費體驗,建議港府或領展等企業爲特定行業推出租金折扣,令商戶資金流動能「鬆動一點」,更有空間發揮創意在生意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