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數字銀行PAObank 釋放數據潛能 填補中小企金融服務缺口
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香港數字銀行PAO Bank Limited (簡稱 “PAObank’) ,爲香港首間中小企專屬的數字銀行,一直以科技優勢突破金融服務業既有的框架,填補香港中小企金融服務缺口。PAObank透過創新的金融科技和大數據的應用,爲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並促進香港本地中小企業務發展,樹立了行業標杆。
長久而來,中小企業財務信息透明度不高,抗風險能力弱,缺乏足夠抵押物等,金融機構往往對中小企 “不敢貸、不願貸、不能貸”。儘管國家、香港政府出臺一系列中小企業扶持政策,但中小企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根據香港工貿署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網站2024年12月數據,香港中小企共計36萬家,佔本港商業單位總數98%以上,爲香港經濟中的基石。然而從中小企角度,無論於開戶上或融資上,傳統中小企金融服務一直存在明顯難題。由澳洲會計師公會於2025年4月發佈的《亞太區小型企業調查2024-25》顯示,於2024年超過 80%的香港小型企業需要外部融資;然而,37%的企業認爲難以取得資金,較 2023年的 8% 爲高。
即使中小企的金融服務需求大,以銀行角度而言,處理中小企客戶的融資需求時,往往會面對操作成本高及信用風險高等難題,大量線下人工操作,亦提高了發生人爲錯誤的機會,加大風險管理難度。
PAObank自2020年開業至今,一直以服務中小企爲己任,秉承普惠金融原則,爲中小企解決融資難題。平安集團的科技支持,則爲PAObank提供了金融科技的基礎。透過創新科技的應用及數據分析,PAObank以商業數據爲切入點,建立創新的中小企信貸分析模型,切實地舒緩中小企金融服務的難題。
有別於過去傳統模式,即依賴企業所提供財務報告中的營業收入作爲分析及判斷風險的關鍵數據,PAObank以已脫敏的商業數據去代替財務報告,如電子報關數據,從而反映實時的中小企營業狀況,令銀行可更精準和全面地去審視中小企的業務穩定性。同時,使用此類商業數據作爲替代數據更有助提高銀行的風險管理:
第一點,此類商業數據具有標準化結構及明確含義。傳統模式的信貸分析中,因不同公司的財務報告結構不盡相同,通常需要人手從財務報告中提取數據,人力成本投入相對高,且容易出現人爲判斷錯誤。
第二點,此類商業數據具有更好的時效性。例如每當中小企客戶提交海關申報單時,系統均會立即記錄數據,不受企業維護管理賬戶的頻率或更新財務報表的頻率所限制,更能瞭解中小企客戶的實時業務變化。
第三點,此類商業數據亦能反映中小企客戶的其他業務信息,讓銀行可更有效地去驗證企業背景信息的準確性。
PAObank亦爲中小企銀行服務帶來突破,以大數據、主動風控技術等金融技術,優化中小企金融服務。 「PAObank 中小企手機應用程式」讓中小企客戶可享受銀行7x24小時不間斷金融服務,運用eKYC、人臉識別、身份證驗證等簡化開戶流程,提升開戶效率,令整個開戶過程中客戶無需提交繁瑣文件,還可讓中小企更方便管理賬戶。由於流程全自動化,大大降低成本,企業賬戶管理費可免除,推動普惠金融。
基於上述創新特點,PAObank以金融科技方案幫助銀行打造核心能力,在香港本地形成差異化的優勢:
一第一間中小企專屬的數字銀行,爲中小企提供便利的開戶及借貸服務,彌補其融資缺口
二第一間運用替代數據模型的數字銀行
三第一間參與由金管局主導成立的數據基建 “商業數據通” 的數字銀行
經過這五年來對商業數據潛力的深度探索,以及靈活實踐,PAObank見證很多中小企客戶受惠於此項創新的金融科技應用;事實上,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在PAObank已審批的貸款中,約25% 的中小企客戶,即約四分之一爲首次獲得銀行貸款,另外約8.2% 的營運少於三年之初創公司獲無抵押貸款,反映PAObank做到金融賦能中小企,助中小企捉緊商機。
未來,PAObank將與更多行業夥伴合作,攜手促進香港中小企信貸數據互聯互通,進一步拓展現有的中小企金融科技方案,服務更多中小企。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