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眼中臺灣港式美食 四家都是重要精神慰藉
文.李三財
黃耀明先生是我高中時期有名的香港偶像團體「達明一派」歌手之一,其後單飛,他作曲、演唱的電影《春光乍泄》也是最爲臺灣人所熟悉的。日前在館前路一間名爲「JUNTO 同」餐廳巧遇,在朋友介紹後簡單交談,我纔想起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時光!來臺的這些年和這土地的關係早已勝過千言萬語。留臺近三十年是怎麼走過來,除感謝遇見的好朋友,更要感謝臺北有着很多港式美食,不管是東區的老友記粥面飯館、臺大附近的鳳城燒臘,還是京星港式飲茶、辰園,都成爲我的重要精神慰藉。
臺灣的港式美食 撫慰異鄉人的心
還記得十多年前我教完課,下班已經十點多,位於臺北車站人潮開始散去,大家都各自回家,而我剛好是頭腦最清醒,那時候剛畢業,朋友們不是出國就是當兵,或投入新的工作,網路也還沒盛行,互動的人不多。閒暇時只好自己到東區的港式飲茶來個「一盅兩件」打發時間,有時候一個人不好意思點太少,多叫了兩樣就會撐着肚子回家,周而復始形成了日後臉上圓滾滾的模樣!
這些香港餐廳帶給我這樣無數的異鄉香港人重要的食糧,尤其老友記的粥品,還更有那麼一點點媽媽的味道!有一次爲了跟女兒吃到他的鴨腿飯,還搶開店時第一個去排隊!臺大附近的鳳城燒臘的鴨腿飯是我年輕時的最愛,小時候喜歡雞腿!
在新的國度落地生根、追求幸福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要到灣仔的政府單位辦手續,爲了不要遲到,我們都半夜起牀,一大早坐通宵巴士從元朗出發到荃灣轉地鐵的時候,爸爸都會買一個滷雞腿,那種滋味真是一生難忘,它代表的不只是睡夢中的移動回憶,在父親懷裡的安全感,更是一種望想!這十多年一直投入移民及僑外生的關懷,可能也是因爲我最明白「大家都希望在新的國度可以落地生根、追求幸福的那種盼望」。
基隆的美食家及年輕耆老曹銘宗前輩告訴我,館前路上開了一家很棒的法式粵菜餐廳「JUNTO 同」,他主推精緻的類似無菜單料理!開幕之初我就跟女兒前去體驗,她吃完對每道菜都很驚豔,看到她的笑容讓我感覺很得意,更有深深的感恩。美食中不只是我們以前常吃到的口味及種類,更有精緻的擺盤,每一口吃下去,都讓人回味無窮!老闆們也是一羣喜歡臺灣的香港人,他們還抱着在這塊土地開枝散葉的夢想,帶着拿手的廚藝與大家分享關於粵菜料理的故事!
本月邀請香港來臺的陳文剛導演來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節目分享,他與太太也是作家魏綺珊在臺灣從事藝術創作,過着半退休的生活,簡直神鵰俠侶的影子重現,他特別強調,臺灣與香港的生活工作速度不太一樣,沒有好壞,融入臺灣需要放慢腳步去體驗臺灣的美好至爲重要。期待大家都能把各自的專長,在臺灣施展開來!
圖說:雷啓裕師傅在臺灣的餐廳開業半年,已經圈粉無數!
李三財
現任:賽珍珠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教育部第三屆全球留臺傑出校友/就諦學堂創辦人,着有《用公益翻轉人生》《做自己的貴人》等作品
※理財週刊1280期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