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磁帶大王 ”陳秉志賣房還債,此前投資寫字樓鉅虧

香港的富裕家庭正在認識到市場下滑的不可預測性。現在,一些人不得不賣掉自己居住的房子來減少債務。

本週,富商陳秉志曾擁有的一套海景別墅被接管人以4.3 億港元的價格掛牌出售。

同時,根據土地登記文件顯示,香港房地產投資公司——紀惠集團的首席執行官湯文亮上個月以1.38億港元的價格出售了他的頂層公寓。

陳秉志因其財富來源而被稱爲香港 “磁帶大王”。他在週三接受彭博社電話採訪時說,今年早些時候,他拖欠了富邦銀行(香港)約3.5億港元的貸款本金和利息。

上個月,接管人接管了他和家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居住的豪宅。

陳秉志在電話中說,他自2023年底以來一直試圖出售該房產,但未能找到買家。

在經歷了多年的高利率和房地產低迷之後,香港出現了大量豪宅賤賣。

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儘管近期香港的借貸成本有所下降,但住宅價格仍在八年低位徘徊。

高力國際的數據顯示,香港優質寫字樓的空置率將會增加,導致今年的租金下降8%至10%。

“人們通常會利用槓桿來購買更多的房產,在價格上漲時放大收益,但在價格下跌時也會放大損失,”普華永道香港分所合夥人Christopher So說。

他表示:“隨着市場走弱,租金需求和收益率也會下降,影響償債的現金流,導致違約率上升。”

陳秉志在香港房地產上押下重注,投資於住宅單元、零售商鋪和停車位。

2017年11月,陳秉志聯合多位投資者以402億港元購入香港中環中心的75%業權,當時平均呎價約3.3萬港元,陳秉志持有7個樓層。

據土地登記文件顯示,他去年以總計逾13億港元的價格將兩層樓賣給了星展銀行。

據當地媒體報道,這比他支付的價格要低。

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顯示,紀惠集團的湯文亮和其姐湯慧靄今年出售了價值約22億港元的房產。其中包括豪宅、寫字樓和商鋪。

去年11月,湯文亮在臉書上發佈了一條出售酒店的帖子,稱“賺錢或虧損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負資產”。

他還說,公司正在努力保持健康的槓桿率。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 Patrick Wong 表示:“在寫字樓遭受重大損失的投資者可能需要考慮出售他們的住宅物業來償還債務。”

該分析師說,比起寫字樓,住宅物業仍有來自投資者和內地人口流入的強勁需求。

去年,以何崇本爲首的一個本地望族出售了香港山頂的七棟豪宅,以償還私人貸款。

一連串的出售給經歷了最長低潮期之一的房地產市場增加了壓力。

政府數據顯示,香港房價比2021年的峰值低29%。

3月底,負資產(即房產價值低於未償還抵押貸款)的家庭數量升至200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第一太平戴維斯3月份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來,香港豪宅交易一直在改善,但由於不良資產過剩,價格並沒有反映出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