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龍蝦“鮮”聲奪人
“那邊!那邊!圍過來!”5月8日清晨,在北海市鐵山港區營盤鎮塘仔村,千畝蝦田泛起層層漣漪,養殖戶們將一籠籠鮮活的小龍蝦撈出水面,經過分揀、裝箱後,發往全國各地。
“現在是搶鮮季,凌晨4點多就開始忙了,每天出貨1000—1500公斤小龍蝦。今年,自治區農科院的專家還過來指導我們把水質管理和飼料配比做了調整。小龍蝦的個頭比往年更大,肉質也更加飽滿,收購價格蹭蹭往上漲。”養殖基地負責人周敏娟笑得合不攏嘴。
曾經的營盤鎮塘仔村,土地分散、產業薄弱,部分土地閒置淪爲撂荒地。如今,營盤鎮通過大力推行土地流轉,將零散土地集中流轉至村集體,再由龍頭企業統一規劃治理,打造出北海規模最大的“稻蝦共養”基地。
“我們在塘仔村定點採購的小龍蝦,個頭普遍比去年的大兩成。”來自湖南的水產批發商王老闆指着剛捕撈上岸的小龍蝦說,“這裡的小龍蝦紅殼白肚,說明水質好、養得好,在我們檔口每公斤能賣到70元。”塘仔村生產的優質小龍蝦吸引多家水產批發商前來採購,今年截至5月初,該村售出小龍蝦超10萬公斤。
比起直接從市場採購小龍蝦,部分北海市區消費者還樂於沉浸式體驗“現撈、現做、現吃”。
“帶孩子來小龍蝦基地參觀特別有意思,現撈的小龍蝦拿到附近青山頭景區的農家樂加工,味道特別鮮甜。”5月10日一大早,陳先生一家就驅車從北海市區來到“稻蝦共養”基地遊玩,正忙着在稻蝦田拍照打卡。
據基地工作人員介紹,每到週末或節假日,不少人從北海市區專程驅車前來,體驗“稻蝦共養”基地觀光、名菜名小吃評選、撈小龍蝦等特色活動。今年以來,累計吸引遊客2.3萬人次,帶動營盤鎮各村(社區)農家樂、民宿消費收入超30萬元。
緊抓“明星產品”的效應,鐵山港區趁勢打造“村村播電商聯盟”,通過選取試點村組建電商聯盟,採用田間地頭直播、民俗文化帶貨等形式,推廣“塘仔小龍蝦”“青山頭斑節蝦”等特色產品,拓寬農產品市場銷路。
“新進直播間的家人們,看一下我手裡巴掌大的小龍蝦,在稻田中養殖,沒有科技與狠活。北海市內上午拍,下午到!”直播間鏡頭前,村民譚玉鳳正賣力介紹着小龍蝦,網友紛紛下單。
“稻蝦共養”模式不僅讓市民、遊客在繁忙的生活中尋得歡樂、享受美食,更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塘仔村這片曾經雜草叢生的土地成爲名副其實的“金土地”:稻蝦畝產達170公斤,畝均效益近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連續兩年超100萬元。(記者蔣璐陽 通訊員陳宇、陳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