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改革這個法寶

原標題: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改革這個法寶

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近日發佈,從其貫穿全篇的“深化農村改革”中,我們看到了中央對於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堅定決心和紮實能力。如何讓農民靠務農種糧也能多賺錢?如何規範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如何破解一些地方高額彩禮、大操大辦?如何吸引年輕人融入到鄉村振興中來……這些熱點問題都能在文件裡找到答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始終離不開改革這個法寶。

用改革,去應對“三農”發展中呈現的新趨勢新特徵。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其內涵包括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等,需要我們抓好頂層設計的同時構建好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而現代前沿科技的應用對於守住糧食安全這個底線也非常重要,一號文件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擺在了國家安全的首位,它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對此作出了系統部署和安排,其中首要的“單產提升”這一項,尤其需要我們爲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用改革,去解決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近年來,有些地方在推進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亂象;有些地方亂佔耕地、破壞耕地的問題仍時有發生;還有一些地方農民反映活不好找、錢不好掙;而隨着大量農村人口到城鎮就業生活,農村出現的大量閒置資產怎麼處理……對此,一號文件都提出瞭解決方案。至於很多基層幹部羣衆關心,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後一年,之後會不會有變化?一號文件也明確告訴大家:過渡期結束後幫扶政策不會“急剎車”,而是會建立健全常態化幫扶的制度機制,長久、永久地守住守牢防止規模性返貧致貧這個底線。

用改革,去持續改善農村民生。農民在用水用電、交通出行、住房安全等方面還有哪些困難?上學看病、養老撫幼等方面還有哪些突出問題?如何在承包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這“三塊地”上下好功夫?如何讓鄉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一號文件積極迴應民生關切,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方面,事無鉅細地給出了統籌部署和安排,重點突出了一個“實”字。

用改革,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如今,農民進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已是大勢所趨,2024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7%。同時,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和鄉村之間流動也將是長期存在的現象,對此,一號文件在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方面作了具體部署,就是爲了促進這一羣體更好地融入城市,切實解決他們最爲關注的生活問題,同時也會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縣鄉村作爲一個整體,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

總之,中央一號文件既着眼當前,也放眼長遠,無論是部署今年“三農”工作中必須抓緊抓好的要事實事,還是着力於健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都強調了改革這個法寶的重要性。中國改革始於農村,是改革深刻改變了中國農村、改變了億萬農民的命運,直到今日,改革仍是“三農”工作的重頭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改革”的意味更濃,它爲幾億農民送上了政策春風和民生關懷,只要全社會重農強農,朝着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紮實邁進,就一定能讓農業基礎更穩固、農村地區更繁榮、農民生活更紅火。(趙靜)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