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就業大集把好崗位送到家門口

原標題:鄉村就業大集把好崗位送到家門口

內蒙古日報記者 梅剛 通訊員 陳軍

“原本打算過完年再找工作,沒想到,在大集上看到了好幾個適合我的崗位,待遇也不錯,崗位都送到家門口了,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家住興安盟扎賚特旗的李佳興奮地說。

今年,興安盟全面貫徹落實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標就業促進行動,早謀劃早落實,搶抓歲末年初勞動者求職擇業高峰期和企業擴產用工黃金期,依託遍佈城鄉的16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持續開展“就在興安”——鄉村就業大集活動,通過深入村(社區)、集市、商超等場所,密集開展各類就業服務展示活動的方式,把就業崗位送到羣衆身邊。

農貿市集上,人頭攢動、氣氛熱烈,求職者穿梭在各個用人單位攤位前,瀏覽招聘信息,尋找自己心儀的工作崗位。企業負責人向求職者詳細介紹企業概況、招工需求和薪資待遇等信息,耐心解答求職者提出的問題。“招聘會+趕大集”的形式,藉助大集人流量大的優勢搭建對接平臺,讓老百姓在逛大集的同時與用人單位直接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滿足了求職者就近就業和企業精準用工的需求,實現了雙贏的局面。截至目前,興安盟已舉辦“就在興安”——鄉村就業大集活動58場,提供就業崗位近1萬個, 涵蓋養殖員、業務員、會計、業務接待、物業管理等多個工種。

“作爲食品加工企業,各類節慶假期前是我們企業擴產的關鍵時期,非常感謝人社部門的精準服務,解決了壓在我們心頭的缺工難題,增強了我們的發展信心。”內蒙古科沁萬佳食品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李海晶說。

爲了更加精準地把企業用工信息推送適合的各類人羣,搭建好就業服務橋樑,興安盟在招聘活動中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是緊盯“小而精”的服務模式,針對用工企業量身定製了“AI”數字人專場招聘,使招聘更具針對性,有效提升了人崗匹配度,實現了公共就業服務“家門口辦”,好工作“觸屏可及”。截至目前,興安盟“AI”數字人直播總時長超220小時,累計在線觀看人數8.3萬人次。

“非常感謝興安盟人社部門對我們基層羣衆的關心和支持,這次文藝演出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還讓村民們對就業政策有了更深入瞭解,增強了就業增收的意識。”興安盟科右前旗水庫村村書記崔寶權高興地說。

熱鬧的鄉村就業大集上,不僅有衆多的招聘展位,還有一場場年味十足、接地氣的“村晚”文藝演出。年初以來,興安盟人社部門搭建“春節村晚”平臺,通過編排文藝演出節目、印製傳統宣傳年畫、舉辦就業創業嘉年華活動等羣衆喜聞樂見的形式,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複雜的公共就業政策條文轉化爲羣衆易於理解和接受的“家常話”,有效解決了羣衆在政策理解上的困惑,提升了公共就業政策宣傳效果。截至目前,全盟開展各類公共就業政策宣傳活動110場次,共發放宣傳年畫、檯曆、彩頁等2萬餘份,服務羣衆8000餘人次。

“姐妹們,抓緊時間,這幾個手編產品今天下午必須完成,明天就得發貨了……”突泉縣居民高雲雪通過手工編織培訓不僅提升了技能水平,每月還能憑藉訂單收入爲家庭增添1000多元的穩定收入。

爲了實實在在地幫到求職者,就業大集還特意設置了衆多技能培訓展位。電子商務師、特色農林產品種植、民族手工藝品及工具製作、創業培訓等培訓服務應有盡有,都是政府補貼的免費培訓項目。年初以來,興安盟緊盯重點產業鏈、重大項目和市場亟需領域,通過宣傳技能培訓政策、開展調查培訓意願、創新技能培訓模式、優化技能培訓內容等舉措,持續拓展勞動者技能提升空間,助力勞動者高質量就業。截至目前,全盟累計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9期,培訓學員760人。

就業,一頭連着民生,一頭連着發展,關係千家萬戶,關係社會和諧穩定。興安盟人社部門將紮實開展就業促進行動,圍繞就業援助月開展好“千場招聘會”和鄉村就業大集等活動,加快“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來源: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