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經開區機關幹部沉浸式體驗新就業羣體崗位

蘇報訊(記者 嚴鬆)“2月17日,第一天上路,上午8點起開始接單,下午5點結束。扣除吃飯、充電、休息時間,實際工作約7小時,共計完成16單……今日感悟:作爲一個新手司機,發現‘滴滴車主’App建有完整的運營生態,例如加油充電、小吃快餐、找廁所等配套服務一應俱全,清晰明瞭。反思我們政府層面打造的許多惠民載體名稱‘別出心裁’,許多點位也無法從地圖軟件上查詢到,一定程度導致了使用人員少,普及率不高……”近日,在“90後”小夥王銘科的手機備忘錄裡,關於“滴滴司機”的“酸甜苦辣”,他每一條都細細記錄着。

據悉,從2月17日起,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沉浸式換位跑一次”行動,7名機關幹部全脫產兩週,全流程沉浸式體驗網約車司機、快遞配送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羣體崗位。做到把身子沉下去、把痛點找清楚、把訴求摸上來,撰寫體驗日記和調研報告,以真實感受、崗位實踐、換位思考,實現從管理者視角到服務者視角的轉變,着力破解羣衆急難愁盼問題。

張亥秋是相城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在此次“換位跑一次”行動中,他沉浸式體驗了大潤發優鮮配送員的日常。一個星期的時間裡,每天早晨八點多,他就趕到工作地點,接單、送貨、接打電話……忙得不可開交。“對於新就業羣體,時間基本都是打散的,遇到客戶有特殊要求,往往要規劃好時間,儘量做到效率最大化。”張亥秋“跑單”期間,“爲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話題衝上熱搜,從事社會事業的他感慨頗深,“大平臺內卷價格,騎手被算法推着跑,平臺很難有良性發展的未來,只有實實在在解決騎手的問題,將騎手的社會保障納入企業發展,提升他們的職業尊嚴和社會保障,才能讓他們的送貨之路更踏實。”

讓年輕幹部沉浸式到達一線,是瞭解新就業羣體的“酸甜苦辣”最直接的辦法,將問題摸清楚,才能“對症下藥”。“通過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年輕幹部能夠真正站在新就業羣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進一步優化政策供給,提升新就業羣體的職業幸福感。”相城經開區黨羣辦主任李惠忠說。

據悉,今年以來,相城經開區開展“換位跑一次”行動,機關幹部通過深入辦事窗口、教育醫療、商圈市場等基層一線,根據“現場看、具體辦、跟蹤問、閉環改”的思路,真正體驗檢視本單位業務辦理流程、公共服務質量,查找服務和需求之間的差距,查找政策和落地之間的差距,通過“換位跑一次”,持續推進流程優化再造、服務提質增效,傾力打造企業舒心、羣衆有感的最優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