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再出手!中郵保險斥資8.69億元舉牌東航物流
又見險資舉牌。
5月7日,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保險”)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於日前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航物流”)股份7942.01萬股,佔該上市公司全部發行股份的5%,觸發A股舉牌。
今年以來,險資舉牌步伐加快。《國際金融報》記者依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公告統計,截至目前,已有中郵保險、新華人壽、瑞衆人壽、平安人壽、中國人壽、長城人壽、陽光人壽等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參與舉牌,舉牌次數達13次。
轉讓總價超8億元
根據公告,本次舉牌東航物流股票的參與方爲中郵保險,受託管理人爲中郵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郵保險資管”)。
截至2025年4月29日,中郵保險未持有東航物流A股股票。直至此次與珠海普東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珠海普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書》,受讓獲得珠海普東持有的東航物流7942.01萬股無限售流通股,約佔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
據悉,每股轉讓價格爲10.944元,中郵保險將支付的轉讓總價款爲8.69億元,佔該公司2025年一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爲0.14%,符合監管要求。
根據相關規定,中郵保險將本次投資納入權益類投資管理。受託管理人中郵保險資管將密切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及市場後續反應,不排除在後期繼續追加投資的可能。
公開資料顯示,中郵保險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壽險公司,總部位於北京,註冊資本爲286.63億元,2009年9月正式掛牌開業。
東航物流是一家現代綜合物流服務企業,總部位於上海,於2021年6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旗下擁有中國貨運航空、東航快遞、東航運輸、東航供應鏈、東航冷鏈等子公司及境內外多個站點及分支機構。
對於此次戰略投資,中郵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中郵保險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也是推進落實中國郵政集團與東方航空集團戰略合作,通過資本紐帶連接金融與物流兩大要素的最新實踐。“未來,雙方將依託各自資源優勢持續釋放協同效應,深化央企戰略合作,積極探索產融結合,爲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最新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郵保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801.07億元,同比增長8.75%;實現淨利潤15.65億元,同比下滑超40%;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93.94%、158.92%,分別較上季度下滑22.66個百分點、26.61個百分點,預計下季度還將繼續下滑至75.40%、141.38%。
舉牌步伐加快
“2025年整個股票市場的機會顯著大於過去兩三年。”在今年2月的媒體座談會上,中郵保險資管臨時負責人、中郵保險副總經理張戩表示,公司將逐漸增加波動性較大的股票配置,期望獲得更多超額收益。同時,公司也在建立成熟的股權投資團隊,直接投入與國家高質量發展相關的行業。
在張戩看來,保險投資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因此在投資方面會優先考慮久期的匹配,這也是中郵保險收益匹配的最終目標。“我們不會以風險爲代價去追求更高的收益,更多的還是會考慮匹配負債的需求,平衡好資產期限和收益的情況。所以在投資端,我們會有限度地提高對資產的風險評估級別,從而提高投資收益,但這個幅度不會特別大,這就是我們今年的資產配置的主要思路”。
從行業整體來看,記者梳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公告發現,2024年共有8家險企出手增持了18家上市公司,觸發A股和H股舉牌達20次,超過2021年(1次)、2022年(5次)、2023年(6次)三年舉牌次數的總和。
步入2025年,險資舉牌動作不斷。截至5月7日,已有13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除中郵保險外,涉及的險企還包括新華人壽、瑞衆人壽、平安人壽、中國人壽、長城人壽和陽光人壽。
從舉牌的對象來看,銀行股最受險資青睞,公用事業和能源類公司同樣是險資關注的重點,且不少被舉牌上市公司爲港股標的。
國信證券非銀金融行業研究負責人孔祥表示,在存量負債成本相對固定的背景下,長債利率持續走低進一步加大險企資產負債匹配壓力。作爲絕對收益型機構,保險公司資金較少進行信用下沉,因此進一步加大“資產荒”壓力。
“在此背景下,險資持續加大對具有高分紅、高資本增值潛力、高ROE(淨資產收益率)屬性上市企業的投資力度,以獲取中長期穩健投資收益,匹配負債端資金需求。”孔祥指出,準則計量方面,對於優質中長期權益類投資資產,險企或以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或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進行計量,在平滑報表波動的同時,匹配中長期收益現金流需求。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作者: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