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要勇於爭先

“郡縣富、天下足”,縣域經濟若能蹄疾步穩,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有了着力點和突破口。作爲承上啓下的關鍵節點,縣域經濟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也是產業升級的“前沿第一線”,在地區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經濟大省挑大樑,縣域經濟必須要勇爭先。以一域之光爲全局添彩,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持續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爲魯西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臨清市立足縣域實際,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挖掘自身潛能、發揮特色稟賦、用好用足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機遇,以改革創新打通發展梗阻,以實幹之力激活趕超動能,在產業升級、開放協同、城鄉融合等方面持續突破,積極探索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模式,奮力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勇爭先、作示範。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戰略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我們聚焦集羣強鏈、產業轉型,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實幹爭先。臨清市堅持把工業經濟作爲“頭號工程”,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羣化,全力打造魯西新型工業化示範區。做強軸承、紡織等7條產業鏈,實施製造業技改項目100個以上。深化人才引領縣域高質量發展試點,支持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賦能科技創新、企業創新、生態創新,力爭在更多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聚焦港產城融合,在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上實幹爭先。作爲“山東西進、晉冀東出”的重要門戶,近年來,我們依託京九鐵路、雄商高鐵等交通動脈,疊加魯西國際陸港的樞紐功能,探索出一條內陸城市高水平開放的特色路徑。我們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作爲“關鍵一招”,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深入推進港產融合。健全“管委會+運營公司”模式,加快推動“國際陸港+保稅中心”聯動發展,爭創啓運港退稅試點,打造國際運輸“始發港/目的港”,提升開放平臺能級,全力打造冀魯豫開放新高地。

聚焦富民興業,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上實幹爭先。山東是經濟大省也是農業強省,做好“三農”工作是我們發展經濟的基本盤和先手棋。我們堅持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作爲“固本之策”,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全力打造平原特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高質量推進產業振興。重點抓好食藥用菌、漁業水產、糧油加工等農業特色產業,在延長鏈條、提升品質、拓展市場上下更大功夫,推動鄉村產業優化升級、提質增效。高水平推動城鄉融合。推進煙潘唐一體化,合理佈局產業園區、公共平臺、藍綠空間、路網體系等,塑造宜居、宜業、宜貿、宜學的城鎮新風貌,爭做全省城鎮區域一體化發展排頭兵。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志剛 作者系山東省臨清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