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辛酸 魏哲家:設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臺廠前進美國大不易,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有一句傳神的形容:「我們在亞利桑那州,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受盡各種訓練」。(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一聲令下,各國企業開始着手赴美設廠,然而,赴美設廠到底有多苦、多難?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有一句傳神的形容:「我們在亞利桑那州,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受盡各種訓練」。
魏哲家今年一月參加臺大EMBA百川講座時,談到臺積電到美國設廠的三道難題。「我在亞利桑那州要蓋一個生產線,但他們沒有聽過生產線是什麼東西。我說,隔壁不是有IDM(意指IDM大廠英特爾)嗎?他說,那是十年前啊,現在人都跑光了,所以不會蓋。」魏哲家說,第一個難題,就是他們不會蓋廠,最後有一半的建築工人都是從德州找來的。
第二個難題,與工會有關,美國工會向來強勢,就連臺積電也需要適應。
第三個難題,則與當地政府行政速度有關,「臺積電進步這麼快,是因爲兩年半就可以蓋一個生產線出來」,技術每改進一次,整個生產線設計就要改變,包含產線底下接的水、電、化學品線路都要改變,每次改變都馬上就做。「但在美國不行,任何改變,停下來,先把圖畫好,申請、批准之後再繼續做」。
在美國遇到建築法規難題的,還有臺積電供應鏈夥伴家登。家登精密董事長邱銘幹以家登要在美國設立營運據點爲例說,光是裝潢辦公室,就花一年時間,只要修改一次設計圖,要重新送審,所有原本在進行的工程都必須要停工。
當時家登還只是租廠房改裝爲辦公室,就遇到難題,這讓原要啓動的美國投資喊卡。直到最近臺積電宣佈加碼美國千億美元投資,供應鏈配套也得到位,纔再啓動購地興建原物料倉儲系統。
在德州設廠的環球晶,則是在建廠時遇到極端颶風、冰風暴。這些極端氣候除了讓當地大淹水之外,也造成大停電,工廠不能像臺灣本地廿四小時皆順暢運作,也成爲令人頭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