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期緊箍咒發酵 高雄申報開工量逆勢增3成

▲根據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統計,上半年高雄大樓申報開工量6447戶,與去年同期相比,竟出現3成漲幅。(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打炒房打到買氣雪崩,根據高雄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統計,上半年高雄大樓申報開工量6447戶,與去年同期相比,竟出現3成漲幅。專家直言,去年上半年景氣好,不少建商申請建照,取得後又有6個月內需申報開工的緊箍咒,纔會出現申報量增多。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

央行打炒房持續發酵,又有限貸、對等關稅等多項利空衝擊,全臺買氣出現大降溫,甚至連建商都祭出降價來增加來客量,沒想到上半年高雄申報大樓開工數量竟然出現成長。

根據高雄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統計,今年上半年高雄市大樓申報開工的案量有48案、總戶數6447戶,與去年同期34案、總戶數4905戶相比,出現高達31.4%的成長。其中,申報開工量最多個案爲鳳山,共有8案申報開工,其次爲楠梓,共有5案。

上半年透天申報開工量則出現萎縮,從去年25案縮減爲15案,總戶數今年僅69戶,與去年同期273戶比,大跌7成。

▲鳳山區作爲高雄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剛性需求相當穩定,支撐區域房市表現。(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大高雄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光佐表示,建商申請1張建照,前期的設計規劃大概需要1年的時間,今年上半年雖然買氣冷颼颼,但因爲建照核發後,必須在6個月內申報開工,否則建照就會失效,因此建商只能申報開工,纔會出現比去年同期不減反增的現象。

不具名建商直言,法規造成申報開工量增加,實際上,真正會實際動工的建商有限,一定會與申報量有落差。

洪光佐表示,臺中、桃園市政府之前已准許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取得的建照,可自動延長建築期限2年,大高雄不動產建築公會也積極爭取中,以免建照失效。

而上半年高雄市申報開工最多的區域就是鳳山,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分析,鳳山區作爲高雄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剛性需求相當穩定,支撐區域房市表現,且鳳山還有不少新重劃區,土地供給充足,開發潛力大,吸引建商持續投入。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