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服務3000位記者的「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長什麼樣?
外國記者體驗「漆扇」製作,這門傳自古代的技藝,是先將色漆滴入水中,隨後放入扇面,讓大漆附着在扇面上,成爲渲染獨一無二色彩的扇子。(記者廖士鋒/攝影)
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即將開幕,臺灣駐北京媒體也罕見受邀採訪峰會,與各個國家與地區的媒體一齊進駐新聞中心。新聞中心有大量智慧化的設備與功能,也有不少中華文化體驗活動,可見大陸官方舉辦大型國際峰會的各項新聞媒體相關佈置以及側重。
在新聞中心裡面,處處都有中文、俄文、英文的三語標示,凸顯上合組織的特殊性,目前上合組織各個國家與地區的媒體也已陸續進駐。峰會期間,除了大量工作人員外,還有來自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等10所大學的300名志願者也在新聞中心協助媒體。
根據官方披露,位於天津梅江國際會展中心二期的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新聞中心,面積爲1萬2,800平方公尺(3,872坪),可爲全球3,000餘名記者提供廣播電視、新聞發佈、官方圖片、峰會資訊、科技文化展示、餐飲及交通等「全鏈條報導支持」。天津日報援引新聞中心諮詢和公共服務組組長李春怡說法指,此次共有近3,000名記者報名註冊。
新聞中心由綜合服務區、媒體公共工作區、媒體專用工作區、新聞發佈區、廣播電視技術服務區、科技文化互動展示區、媒體餐飲與茶歇區等功能區組成。媒體公共工作區設置492 個席位,以及LED 顯示幕幕。中心並設置兩間新聞發佈廳。其中新聞發佈廳A可容納 500 人;新聞發佈廳B可容納240 人。中心內的大型餐廳則能容納多達700位記者用餐。
特別的是,新聞中心還爲境內外媒體提供多種體驗活動,作爲工作之餘的紓解,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包含天津泥人張彩塑、楊柳青木版年畫、傳統木工榫卯技藝、景泰藍製作技藝、曾氏華服手工製作技藝、鄭氏漆藝、中醫理療點與養生飲品等,這些中華文化技藝的傳承人現場講解和教學互動,不少都引起境內外記者的高度興趣,一款口味特殊的「藿香青檸氣泡美式」飲品也深受歡迎。
此外,新聞中心有很多智慧化的設備與機器人互動,舉凡運送飲用水的機器人、通曉中俄語的櫃檯服務機器人、冰淇淋製作機器人、AI播報模型、還有書法機器人、8K超高清沉浸式體驗等許多相關設備。負責提供冰淇淋機器人的紫勳智能公司向本報表示,這款飲品站是爲了驗證這款機器人雙臂協同、更好讓用戶體驗機器人的靈活性與協調性,未來還在研發雙腿的相關功能,希望讓它跑起來做更多服務。
據悉,峰會期間新聞中心舉辦多場吹風會,涉及天津市、山東省、陝西省、大陸生態環境部、工信部、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等單位,此外還將有記者會。
上合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這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除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外,還有俄羅斯總統普亭、印度總理莫迪等22位外國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期間將舉行多場雙、多邊會晤。
新聞中心綜合服務檯的機器人,能夠與記者進行多語種問答互動。(記者廖士鋒/攝影)
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的新聞中心8月28日正式啓用,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記者已經陸續進駐,處處可見上合組織標誌。(記者廖士鋒/攝影)
製作冰淇淋的機器人來自於大陸廠商紫勳智能,能夠在半分鐘做出一杯冰淇淋。(記者廖士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