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丨節後務工返崗服務,今年怎麼樣?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隨着春節假期結束,務工人員又踏上返崗之路,開啓了新一年的打拼。從家鄉到異鄉,如何讓大家的返崗之路順暢舒心?一系列針對性的幫扶措施裡,又能看到怎樣的變化與溫度?《新聞1+1》連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芊,廣東省人社廳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程濤,一起關注。
返崗之路
有哪些保障?
據統計,廣西每年的外出務工人員,大概有1400萬人,其中約680萬人是到省外務工,他們當中,超過90%集中在廣東。
作爲勞務輸出的大省,當地爲保障返崗的務工人員會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中心主任 李芊:今年一季度,我們廣西人社部門全力做好勞動力換崗流動高峰期和企業復工復產關鍵期的就業服務工作,一季度計劃開行的專車專列超過一千車次以上,同時我們還要舉辦專場招聘會一千場以上,發佈就業崗位兩百多萬個,爲超過一百萬的人羣提供公共就業服務。
目前來看,我們已經開行專車專列超過500車次,其中專車480多車次,專列20多車次,累計點對點服務返崗務工人員已經超過3萬人。在服務的對象方面,我們針對以脫貧人口爲重點的農村勞動力,通過免費送工等方式,來促進他們返崗務工,實現就業增收。
返崗務工人員
就業趨勢有何變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中心主任 李芊:廣西是勞動力資源大省區,也是勞務輸出大省區,我們有農村勞動力超過1400萬,其中到外省務工人員是680萬人左右,剩餘有720萬左右的勞動力是在區內務工。到外省務工的人員中,有90%以上集中在廣東省,大概是630萬人左右,其餘外出的區外務工的主要是在長三角、京津冀等地方。
從大的就業形勢來看,廣西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近幾年保持總體穩定。從特點和變化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勞動者對外出務工出行的舒適性、安全性要求更高,比如早些年往返於廣東、廣西的摩托車大軍,現在規模明顯減少,更多的人選擇了舒適性、安全性更高的自駕、班車、動車等方式出行。
第二個變化是留在廣西務工的人數也呈現了一個增長的趨勢。近年來,隨着廣西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持續鞏固,穩就業積極因素的不斷積累,返鄉就業創業的人員也在逐年增加。
第三個變化體現在就業行業方面,隨着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從事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等行業的人員比重有所增加,從事電商直播帶貨、外賣小哥、網約車等新就業形態的人員也在逐年增長。
主動招工
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廣東是外來務工人員大省,爲滿足節後用工需求,廣東人社部門將組織舉辦多形式的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000多場。目前,廣東人社部門還正在組織40家企業赴貴州畢節、六盤水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專項招聘活動。
廣東省人社廳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 程濤:我們這次到貴州來舉辦東西部勞務協作的招聘活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個是爲了滿足我們企業節後的生產用工需求,參加招聘會的企業大部分是年後的訂單比較充足的製造業企業,他們用工的需求比較旺盛,我們人社部門通過搭建線上線下的供求對接平臺,幫助企業快速招到適合的員工。另一方面,我們也發揮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機制的作用,促進更多的貴州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人口到廣東實現就業。
返崗務工人員
最關心什麼?
廣東省人社廳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 程濤:薪酬待遇他們還是放到首位的,諮詢比較多的還有比如說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有沒有提供培訓提升的機會等等。廣東各級人社部門一直以來將高質量充分就業放在突出的位置,努力爲務工人員提供優質的就業、培訓、社保、維權等一系列服務,幫助務工人員在廣東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