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比冬天容易喝醉!醫揭3關鍵原因:「解酒基因」可能偷懶了
▲很多人以爲自己酒量變差,但其實可能是「解酒基因」在偷懶。(示意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天氣變炎熱,不少人會喝啤酒消暑,但可能覺得明明和平常喝一樣的量,卻更容易醉了。醫師表示,根據最新研究,夏天喝酒真的會比冬天容易醉,因爲「解酒基因」在夏天的活躍程度明顯下降。另外,高溫以及脫水也會讓體內酒精濃度更高。
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發文分享冷知識,「夏天兩杯酒,等於冬天的三杯酒!」他指出,日本名古屋大學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一項研究 ,是對一羣獼猴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追蹤,結果驚訝地發現,不只猴子的毛髮、賀爾蒙會隨季節改變,就連肝臟裡分解酒精的「解酒基因」(ADH、ALDH 家族),在炎熱夏天的活躍程度竟然會明顯下降。
蕭捷健進一步說明,「簡單來說,就是夏天你的肝臟『解酒』速度變慢了。 酒精待在身體裡的時間變長,血液中的酒精濃度(BAC)自然就更容易升高,讓你更快感覺到醉意。」
這個在獼猴身上的發現,也呼應了公共衛生領域早就注意到的現象。蕭捷健指出,以前就有研究發現,不管是芬蘭的醫院紀錄 ,還是蘇格蘭的大規模飲酒習慣調查 ,夏天因爲酒精相關問題(像是意外、住院)而需要幫助的人數,真的比較多。
不過,他認爲,夏天容易醉,不光是解酒基因可能偷懶了,高溫和脫水更是推了一把,因爲天氣熱容易流汗,如果水喝得不夠多,身體血液的總量會稍微減少,這時候喝酒,同樣份量的酒精進到比較少的血液裡,濃度當然就衝得更高,「所以,下次夏天晚上如果感覺自己怎麼一杯倒,別再懷疑人生了~」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未滿18歲請勿飲酒,酒後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身心健康。